下邵村
從“垃圾圍村”變“清潔鄉村”
在下邵村,村民一般會在房前屋后栽種一些樹木,然而,樹與樹之間卻成了垃圾堆放點,“往往樹下會堆放著塑料袋、果瓶、果殼,風一吹,垃圾也跟著‘起舞’。”村干部告訴記者,這些垃圾多是村民每天從家里清掃出來的生活垃圾,垃圾日積月累就成了一個個“小山包”,結果,池塘、洼地和溝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針對這些情況,村兩委走村串巷檢查每家每戶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是否做好,對沒有及時清理垃圾、亂扔垃圾的村民進行思想教育。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黨員和村民們每個星期都會三五成群,拿著掃帚、簸箕,清掃路邊垃圾,有的則將路邊堆放的石子、雜物搬運到一旁的小卡車上,還有的將成堆的建筑垃圾裝入垃圾車。“我們的整治工作是從春節前就開始了。以后,我們會派專人每日巡查,發現路邊有雜物堆放都會及時進行清理。”
在村兩委的影響下,下邵村民的環保意識得到增強,每家每戶門前都擺放著垃圾桶,亂扔、亂倒垃圾的現象少了,村里環境衛生得到大改觀。
三聯村
常態打撈維持河道清潔
“河道保潔現在是常態,但是近來雨水多,很多岸邊的垃圾雜物又沖回河里,增加了工作量。”三聯村干部介紹,2月中旬那段時間,由10人組成的打撈組每天平均要打撈3車垃圾。“有時候漂浮物多,早上6點多開始,到晚上6點才結束。如果不及時清理掉,垃圾會被沖到下游,影響下游村莊的環境。”據了解,該村成立了專門的打撈小組,開展一日一巡查,而且堅持每天有3人在溪邊進行打撈,將打撈的漂浮物轉運到鎮里的垃圾中轉站進行無害化處理。
為了打造整潔、衛生的人居環境,三聯村兩委曾聯合專業的打撈人員,對轄區溝渠內的垃圾、漂浮物進行多次集中打撈清理,進一步改善和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環境,受到了周邊住戶和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今后,三聯村將安排專人定期打撈清理溪內的垃圾和漂浮物,保持村容環境衛生的干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