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是中國茶花之鄉,擁有著豐富的茶花資源與良好的產業優勢。20余年來,在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竹馬鄉的花卉苗木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全鄉有千余戶以種植茶花為主的苗木大戶,種植面積達7000多畝,從業人員3500余人,占全鄉總人口的近1/3,去年全年花卉苗木銷售額逾2億元。近年來,隨著茶花產業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土地、資金、技術、市場等要素,也越來越制約我鄉茶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助推竹馬鄉茶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茶花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了當下的一個重難點問題。
一、竹馬鄉茶花產業發展現狀:
竹馬鄉位于婺城西北部,總面積23.6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人口11000余人。竹馬因花而名,百姓因花而富。自1982年以來,農民就以主種茶花為業,素有“中國茶花之鄉”的美譽。目前,鄉轄區的16個行政村,以茶花為主的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在7000畝以上,共有 個村上千戶農戶參與種植,去年年銷售額在2億元以上。
1.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竹馬鄉的茶花產業通過十多年的發展,建立了下張家、聯民、方下店等以種植茶花為主的上規模花卉苗木生產基地,目前花卉基地不斷培育新品種、引進新技術,基地上的茶花自種自繁,自嫁接、培育快、成本低,有效推進茶花產業向鄉土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提高了廣大花農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以下張家村為例,該村是國際山茶花物種園的坐落地,也是竹馬鄉花卉苗木生產的核心基地,2013年,該村花卉苗木銷售額已超過1億元,村集體收入和人均收入均列全鄉第一,該村2013年度被農業部授予“一村一品”榮譽稱號。
2.節會效應日益明顯。憑借金華申辦2003年國際茶花年會這股東風,“國際山茶花物種園”花落竹馬。借助得天獨厚地理優勢,自2010年起,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婺城茶花節連續四年在竹馬鄉成功舉辦。在節會效應的帶動下,竹馬鄉以茶花為主的花卉苗木銷售額目前已突破2億元大關。千姿百態、嬌美艷麗的茶花不僅吸引了周邊居民前去賞玩,也吸引了蘇浙滬一帶的旅行社主動前來對接。2013年一年,到竹馬鄉下張家村旅游的游客就達到了15000人次,是2009年的近30倍,竹馬茶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擴大。茶花已經發展成為代表竹馬形象的“開放之花”,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致富之花”,推動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竹馬的“幸福之花”。
二、存在主要問題:
通過幾年的發展,我鄉茶花產業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
1.竹馬鄉轄區內環境污染比較嚴重,水泥廠粉塵污染,乾西鄉長湖水污染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竹馬鄉茶花種植有一定地影響。
2.可種植花卉苗木的土地瓶頸問題突出。由于土地總量少,可擴大種植面積越來越少,土地租用價格上漲,增加苗木種植的成本。
3.銀行貸款難還客觀存在,主要是散戶苗木種植戶,由于信譽度低,貸款難,同時對于一些大戶由于季節性流動資金等原因,貸款周期短的問題比較突出。
4.茶花種植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識不強,品種結構單一。
三、茶花產業轉型升級的工作方向
1. “走出去”與“請進來”。為了進一步促進茶花產業優化,竹馬鄉黨委、政府注重將“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在引導本地花農不斷拓寬銷售渠道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通過多種途徑,開拓竹馬花農眼界。如依托竹馬鄉花協這一平臺,今年年初組織竹馬花協數十位會員到安徽、武漢等地參觀考察,拓展了竹馬茶花的新銷路,并與安徽當涂縣的長河(國際)花木生態物流城簽訂了合作意向書,不日將進軍該市場。成立竹馬花協專門網頁,開通花協成員QQ群,進一步突破傳統的銷售模式,拓展茶花銷售市場。現在,不少的竹馬花農已經會利用互聯網等渠道對外開展銷售,種植產品暢銷國內30個多個省市,并銷售到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二是注重花農自我提高,實現產業創新發展。經常性地組織花農參與種植與銷售方面的技術培訓,今年2月底,在下張家村舉辦“優化花卉苗木產業,實現轉型發展”論壇,邀請國際茶花協會常務理事王大莊分析國際茶花產業總體狀況以及傳授高效率培育茶花新品種的經驗。3月,將舉辦第五屆婺城區茶花節,進一步拓展竹馬茶花的市場空間和知名度,邀請江蘇、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山東等省市的茶花購銷大戶召開茶花銷售業務洽談會,讓他們與本地花農共同探索未來市場發展態勢,現場簽訂花木銷售協議約2億元。
2、發揮協會以及專業合作社的龍頭作用。茶花種植產業化的核心是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要積極引導廣大農民走產業化發展方向。調整種植結構,提高茶花種植的“含金量”。注重新產品的研發與培育,提高種植管理方面的科技含量,如自動噴灌,滴灌施肥等技術的運用。種植適銷對路的產品,不斷開拓市場,進一步狀大營銷隊伍,實現茶花種植的轉型升級。
3、重視發揮“竹馬牌茶花”的名牌效應。在“竹馬牌茶花”獲省級名牌后,要在名牌效應上做文章,爭取讓“竹馬牌茶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同時,堅持誠信理念經商,要為客商提供一個規范的花木銷售市場平臺,確保農村特色種植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作者系竹馬鄉黨委副書記、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