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先行抓重點 拆改結合美家園
連日來,竹馬鄉向家源村的祝賢明開始忙著在經過復墾的養殖場原址上種植桂花。而他從一個養殖戶變為一個種植戶的轉型經歷,在四鄰八鄉被傳為美談。
今年58歲的祝賢明已經養了十幾年的豬,在養殖場拆掉之前,養殖場里有存欄豬300多頭,算得上是村里的養殖大戶。在了解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的相關政策后,祝賢明積極配合,主動處理了養殖場內所有的豬,并自行拆除了養殖場。在拆除后,他便在原址上種上了桂花。
成功轉型的祝賢明是竹馬柔性治理畜牧養殖業的一個縮影。今年4月,竹馬鄉按照全區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的統一部署,開展了整治行動。經過前期調查摸底,全鄉禁(限)養區共有畜禽養殖戶92戶。其中,向家源村共需拆除養殖戶12戶,數量多且相對集中。為順利推進整治行動的開展,力求整治出效果,竹馬鄉在向家源村召開了全鄉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動員會,并將向家源村作為此次整治行動的試點村,做到點面結合,逐步向全鄉其它村推開。
在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動員會后,聯村干部和村干部深入到12戶養殖戶家中,宣傳整治政策,增強養殖戶保護水環境意識,爭取其配合。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12戶養殖戶紛紛簽訂了關停拆除協議,并陸續開始自拆。
半個多月的時間,12戶養殖戶全部簽訂關停拆除協議,這一成績的取得激發了其它各村的工作熱情,帶動了各村整治工作的開展,各村的聯村干部、村干部和黨員鼓足干勁,力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在此過程中,黨員干部紛紛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帶頭關、帶頭拆。截至目前,92戶中已有72戶簽訂了關停拆除協議,并順利拆除了15戶。
同時,竹馬鄉還在此次整治行動中堅持拆改結合原則,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按照“五水共治”的工作要求,將水環境治理與此次整治行動相結合,將截污納管建設與自來水管網改造相結合,消除農村面源污染,著力消滅黑河、臭河和垃圾河;按照“三改一拆”的工作要求,將拆除違法建筑、危舊房與養殖場關停拆除相結合;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將環境衛生整治與綠化改造提檔相結合,打造“一村一品”。比如,向家源村在拆除養殖場后,鼓勵養殖戶在原址上種植苗木和精品茶花,提升全村綠化檔次,推進精品村創建。
畜牧業污染整治,重在長效管理。接下來,竹馬鄉將逐步建立和完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長效管理機制和養殖場準入制度。在整治行動期間,禁止新建、擴建任何未經審批的養殖場;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要求不達標的養殖場限期整改。整治行動結束后,將嚴格控制畜禽總量,嚴格畜禽養殖準入條件,實現畜禽養殖規范化、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