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婺城區委宣傳部、區“五水共治”辦、區衛生局、區文體新局等部門聯合主辦的“推進五水共治,共建美好家園”文藝巡演暨婺城農民大講堂進文化禮堂活動來到了白龍橋鎮,分別在葉店、雙牌、鄭崗山、龍蟠四個村的文化禮堂連番上演,這不僅給白龍橋鎮的居民送來了歡樂,更重要的是將“五水共治,保護環境”的理念傳播給每一個人,鼓勵大家為家鄉的美麗建設共同努力。
葉店村:精彩節目傳遞幸福元素
7月16日晚,白龍橋鎮葉店村文化禮堂里一派熱鬧景象,這里正在舉行“推進五水共治,共建美好家園”文藝巡演暨婺城農民大講堂進文化禮堂活動。在演出未開始時,場外已分外熱鬧:油漆版畫創作者倪建新現場給孩子們傳授技藝;小朋友們一個個圍坐在擺放婺州窯的桌子旁動手創作;醫護人員為老人量血壓,講解著健康知識……此次主辦方還請來了婺城區第二人民醫院和“婺風”美麗非遺百村文化團,為該鎮群眾送來了多種形式的活動。
“我們全鎮干部也來到了活動現場。”據白龍橋鎮宣傳委員胡精麟介紹,當天正值周三,白龍橋鎮結合鎮干部每周三夜學的活動,將干部們組織起來,共同感受“五水共治,共建美好家園”的理念。
晚上7點,文藝演出正式開始。一開場,在激昂的歌聲中,演員們美妙的身姿演繹了舞蹈《歡樂天下》,帶動了全場的氣氛;《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快板表演再一次傳達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小朋友們的情景劇《水精靈的哭訴》更是發人深省;知識問答環節中,主持人提出關于“五水共治”、白龍橋歷史等方面的問題得到了全場觀眾的熱烈回應……文藝演出形式多樣,每一位演員的用心表演更使得晚會精彩紛呈。
當晚,白龍橋鎮也安排了表演隊助陣,為觀眾送上了優美舞蹈《孔雀飛來》,演員都是白龍橋的本地居民,她們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進行排練,“我們作為白龍橋人,也希望通過表演來支持‘五水共治’工作的推進,算是盡自己的一份責任吧”。
現場觀眾對文藝演出不斷叫好,“這種通過文藝節目呼吁大家不要亂扔生活垃圾,不亂倒生活污水的形式非常有新意”。
龍蟠村:文化禮堂迎來首場演出
7月19日晚,演出還未正式開始,龍蟠村文化禮堂里已經滿座。村民周女士在后排找了一個位置,她高興地說:“這是我在家門口看過的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一場演出,特地帶了女兒來‘開開眼界’。”雖說當天是“推進五水共治,共建美好家園”送文化進禮堂活動的最后一天,但卻是龍蟠村文化禮堂里的首場演出,村民們熱情十分高漲。
一場《歡樂天下》的舞蹈拉開了演出序幕,村民徐老伯跟著節拍微微晃起了頭。由于出門有點晚,徐老伯自帶了塑膠凳,“聽說很多人去看,怕沒位置”。
合奏、歌舞、魔術、時裝表演……15個節目相繼登臺,臺下不時有人舉起手機、相機拍照,并贊嘆“確實精彩、有味道”;還有人看到熟悉的朋友上臺,躍躍欲試道:“家門口的演出很親切,有機會也要上臺。”
整場演出緊貼實際、精彩紛呈,有弘揚最美精神和家庭幸福的激情演唱,有通過傳統形式來傳達五水共治和平安建設的快板演出,有詼諧幽默倡導和諧鄰里的小品表演,還有用典型來引領風尚的舞蹈。臺下坐著的觀眾們,個個看得很認真,禮堂內不時地傳出歡笑聲和掌聲。
嶄新的墻面、紅星閃爍、“文化禮堂精神家園”八個大字閃閃發光……在龍蟠村新修繕的文化禮堂門口,記者看到進出禮堂的人總是會被這獨特的禮堂大門所吸引,仔細地欣賞一番。“新修好的禮堂很漂亮,設施也很齊全,我和姐妹們晚上有空都會來這里跳舞。”龍蟠村的徐美林開心地說道。據了解,龍蟠村原來的禮堂已有45年歷史,早已破舊不堪,因為村集體經濟薄弱,所以遲遲未能修繕。
“多虧了鎮里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今年用上了新的文化禮堂。”村主任徐阿旦介紹,有了鎮里的幫忙和大學生志愿者的協助,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現在文化禮堂煥然一新。不僅設施跟上了其他文化禮堂的水平,村歷史文化內容也豐富了許多。據了解,龍蟠村文化禮堂是今年首個修建完成的。今年,白龍橋鎮還將有4個村的文化禮堂陸續修建完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