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水利站信息顯示,2016年春季浙江省可能出現較大汛情。長山鄉地處半山區,水系發達,是桐溪、漪溪兩條河流的源頭,同時擁有山塘水庫106座,數量位于婺城區之首,其中蓄水量10萬方以上的小(二)型水庫有11座,蓄水量1-10萬方的山塘有53座,因此長山鄉防汛、清淤工作量大面廣,任務十分艱巨。
為了“五水共治”相關工作,同時也用切實有效的行動保護長山鄉群眾在汛期來臨時減少受災的可能性,鄉黨委、政府加速了區域內流域的清淤工作,在清潔水環境的同時防螺滅螺,也給水庫、山塘、河流留出更多空間,增加有效容水量。
2015年年底以來長山鄉已在開展小規模的清淤行動,自2016年3月中旬以來,長山鄉響應區委、區政府的號召動員全民參與齊清淤(污)泥,采用機械加人工的方式開展河道清淤,同時在清淤過程中注重統籌推進,清淤同時做好滅螺工作,防止螺區蔓延擴大。3月22日開始下溪村在漪溪支流后溪的下溪村段開展集中清淤,一臺挖機和十名工人冒雨開工,此次大規模、高效率清淤持續到30日,目前,后溪下溪段2800米河道清淤工作基本完成,石門溪支流西隴總長3.5公里,目前機械清淤1000米,剩余2500米將采用人工清淤,截至目前,已清理淤泥5000立方米左右。石門村、張思橋村的清淤工作也在同步開展,重點清淤朱山水庫等4座山塘水庫,目前朱山水庫清淤已完成測量設計進入招投標平臺,預計清淤3500立方米。4月1日下午,婺城區委書記王健走訪了長山鄉一村段桐溪、長山鄉萬千塘水庫與漪溪支流,對桐溪與漪溪清淤、“千河萬塘”清污(淤)專題月活動、防洪排澇的治理工作提出意見,對相關單位加以督促。
據統計,長山鄉需要清淤的淤泥總量大約為55900立方米,其中河道清淤11700立方米、山塘水庫清淤44200立方米,長山鄉將爭取在進入汛期前完成重點河段及水庫的清淤工作,不影響汛期蓄水及排澇,力爭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本年度清淤計劃。
除了清淤以外,長山鄉成立了以鄉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為單位,以行政村為網格的基層防汛防臺組織網絡;防汛搶險隊伍共有53人,各村成立防汛應急分隊,并配備了應急通訊設備、救生衣、雨具等各類防汛搶險物資、器材;制定有監測預警制度、防汛物資儲備與調配制度、避災場所管理制度、信息報告制度等。截至目前,已完成11座小(二)型水庫、28座山塘除險加固工程。
下一步將統一思想,加大宣傳,使群眾人人重視防汛、人人參與防汛,在隊伍建設、汛前排摸、培訓演練、項目建設、值班預警五個方面下功夫,由鄉班子成員負責聯系一座小(二)型水庫,聯村干部為山塘安全責任人,每座山塘水庫配備一名巡查員,加強對山塘水庫的管理力度和監管密度,明確責任,確保全體居民安全度過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