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改造的線路
已改造的線路
抓根源,強化消防意識
為了進一步增強居民防火意識,指導居民正確使用消防器材,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方法,10月26日下午,城北街道聯合婺城區消防大隊在五星社區后城里村開展出租房消防演練及培訓會。后城里村部分村民以及各社區分管安全生產工作人員參加演練及培訓會。
在后城里村星云巷46號9月25日火災現場,消防員結合后城里村的實際情況,現場向大家講解出租房消防安全注意事項。培訓指出,出租房居住人員密集,用電用氣較多,要從安全用電、安全用氣、保持過道通暢等方面做好火災預防及隱患排除工作,廣大居民一定要增強消防意識。萬一發生火災,在保證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再逃生。培訓現場,培訓人員在指導員的指導下學習如何使用逃生面具、滅火器等逃生工具,并進行了逃生演練,進一步增強了居民們的應急處置能力。
與此同時,街道還向村民們發放消防安全資料《出租房消防安全漫畫讀本》百余份,張貼并發放《電動車消防安全管理通告》,以進一步提高村民們的防火意識。
“消防安全最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防火意識。”街道工作人員說,今年以來,街道就已經開展了兩次消防安全知識宣傳。8月份,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走街串巷,挨家挨戶上門對液化氣鋼瓶進行登記,并發放宣傳資料5000多份。此外,街道還專門組織人員學習了新的消防條例。“只有思想上緊繃消防安全這根弦,才能從根源上將火災扼殺在搖籃里。”
改線路降低火災隱患
近年來,隨著城市進程的發展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的增長,城北街道五星社區后城里村也呈現住房、人口飽和的狀況。據了解,目前,后城里村擁有住戶431戶,常住人口達到1300多人,外來人口將近9000多人,這樣的人口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對城中村基礎實施建設的考驗。
往年,一入夏,對于居住在后城里村的村民們來說,就是噩夢的開始。家住后城里村的村民李復明告訴記者:“往年,夏天跳閘是常有的事,一個晚上要被熱醒好幾次呢!”李復明的說法得到了其他村民的一致認同,“是的呀,以前晚上是根本不用睡的,剛睡下,就又停電了……”
那么,為何后城里村會出現經常跳閘的情況呢?在現場,記者看到,后城里村新造了一些房子,其中不少老房子都加了層,里面一間間隔成了單身公寓,而每一間都裝了空調,記者數了數,一幢房子上最少有二三十只空調。一到晚上,住客們都回到了住處,空調、電視、電風扇、冰箱等家電齊上陣,電力負荷一下子就上來了,而這里的線路都是按原先的住戶和房屋配備的,很難滿足這么大的用電量。
電線電纜私拉亂接現象在后城里村隨處可見,最嚴重的地方一根電線桿上有幾百根線。后城里村電線電纜改造成了村民們最為迫切的愿望,也是城北街道全體黨員干部最想解決的問題,城中村改造迫在眉睫。
為了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村民們的燃眉之急,街道經過多方協調,終于在2013年將電線電纜改造工程提上了日程。“在2013年改造的時候,主干道上的電線都已經埋到地下。”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后城里村又啟動了城中村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先后完成了水電改造、主路路面硬化等項目。經過改造后,在一定程度上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方便,“今年夏天可比往年好多了,沒有出現停水停電狀況,晚上也不用擔心突然停電被熱醒。”一位村民高興地對記者說道。
在前期改造的基礎上,街道又加強了弱電線路改造,并于今年7月份完成了地下管網鋪設,并順利通過驗收。目前,正在逐步改遷下埋,這不,這兩天,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電纜改造,懸掛在半空中的“蜘蛛網”開始消失在村民的視線中,據了解,整體工作將于11月底完成。電線電纜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火災隱患。
強基礎為消防安全保駕護航
作為城中村,在后城里村,亂停車現場隨處可見。原本狹窄的通道上,因為道路兩旁停放的私家車越發顯得擁擠。萬一發生火災,消防車怎么開得進來?針對私家車占用消防通道現象,街道早在2015年就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以改善這一現場,但效果甚微。去年,在城中村基礎設施改造工程中,街道又投入大量資金用以道路硬化、拓寬,以保證消防通道的暢通無阻。
接下來,街道將計劃招募8~10名治安協管員專門管理車輛,分早晚兩班,以保證消防通道不被私家車占用。與此同時,街道將利用后城里村的資源,在村中建一個中心廣場用以作為停車場,以此來緩解村中停車難的問題。
據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街道計劃將在后城里村成立微型消防站,并配備安保人員、協管員以保證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