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實施以來,在全社會激起了強烈反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是未成年人本身出了毛病,還是對未成年人實施教育和管理的成年人出了問題?我認為前者本無過,問題在后者。未成年人本身沒有質的區別,只是由于后天的不同影響,才出現了差異。打個比方:面團在點心師的手里可以做成各式各味的食品;幼苗在園藝師的培育下,可以長成形態各異的樹樁盆景;石坯在雕刻師的刀下,可以被雕成千奇百怪的工藝品。這就是說,未成年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沒有形成,可塑性很強,你向未成年人灌輸什么樣的思想道德,未成年人最終就成長為具有什么思想道德的人。科學無神論思想是思想道德范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必須與灌輸科學無神論思想同步進行。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形成合力:
第一,家長要做出楷模。家長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未成年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如果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科學無神論者,能旗幟鮮明地反對封建迷信,并以身作則,經常不斷地向孩子灌輸科學無神論思想,孩子就會容易成長為一個具有科學無神論思想的人。反之,家長如果是一個很迷信的人,整天疑神疑鬼,算命問卜,有的甚至拉著小孩子參與迷信活動,這樣的小孩子要成長為一個唯物主義者,就多了許多困難。在天安門前隨著她母親一塊兒自焚的那個劉思影,就是一個血的教訓。筆者的家鄉有一位農民,從小就信神信鬼,信命運,信風水,整天看些迷信書籍,在他的影響下,兒子也疑神疑鬼,最終癡迷于“法輪功”不能自拔。因此,在新的時代,家長們一定要擔當起無愧于第一任科學無神論稱職教師的角色,有宗教信仰的家長,也不應該向自己未成年的子女傳播有神論。
第二,教師要做出榜樣。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責任,教師的一舉一動是未成年人的表率和樣子,教師咋說,學生就咋做,教師咋做,學生就咋模仿。在學生的眼里,教師是神圣的、完美的、正確的代表。很難想象,一個沒有科學無神論世界觀的教師會培養出唯物主義的學生。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才能起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的作用。據某報載,有一教師自己練“法輪功”走火入魔,還在學校里組織小學生練“法輪功”,擾亂了學校教學秩序,嚴重摧殘了小學生身心健康。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向學生傳授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假如自己有宗教信仰,也不應該以自己的信仰影響學生。
第三,凈化社會環境。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社會,社會是個大學校,又是個大染缸,在這個五顏六色的花花世界里,好壞共存,良莠同在,未成年人幼稚無知,識別能力差,好奇心、模仿性強,遇到好的學好的,碰到壞的學壞的,正如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才有了昔孟母三擇鄰處的歷史佳話。近些年來,電視上“鬼神”鏡頭充斥屏幕,圖書報刊上宣揚“神秘主義”,街頭巷尾巫師神婆成群,在光天化日下,擺上供桌,燒香拜神,竟無人過問。這樣的社會環境,將在我們的未成年人心理上烙上怎樣的烙印?為了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建議社會各界行動起來,積極宣傳科學無神論,破除迷信,扭轉“有神論有人講,無神論無人講”的局面,為未成年人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讓未成年人健康、茁壯成長。
關心下一代,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奠定未成年人的唯物主義科學無神論世界觀,家庭、學校、社會責無旁貸,重任在肩。
《科學與無神論》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