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黃大仙暢游雙龍洞
———華東作家暨全省縣市區域報總編雙龍采風活動掠影


一大早,華東著名作家葉兆言、陳村、黑陶、江子等人和《城鄉導報》等全省二十家縣市區域報的總編一起乘車趕往位于金華山山麓的黃大仙祖宮,要參加中國首屆道教與養生文化夏令營活動。大客車沿著盤山公路,深入金華山的腹地。前幾日的雨水,把金華的天空洗成湛藍,顯得特別深遠。金華山如同一塊碧玉,靜靜地斜倚在金華城的北面。作家和總編們興致勃勃,一邊聽導游介紹雙龍風景名勝區的概況,一邊眺望窗外掠過的山峰。
黃大仙祖宮山門上的大紅燈籠和彩旗,渲染出一派熱烈的節日氣氛。參加道教與養生文化夏令營的人們排成四列,舉著青龍旗、白虎旗、朱雀旗和玄武旗步入山門。人們穿著寬松、舒適的道裝,披著緩帶,舉著寫有“一愿風調雨順、二愿五谷豐登……”的祈愿牌,步向祖宮大殿。作家與總編們頻頻舉起手中的相機,拍攝這熱鬧的場面。最吸引大家的是那些身穿道裝的外國人,他們舉著彩旗,表情非常虔誠。開幕式過后是祈福法會。在大殿里,道士們燃起香燭,伴著悠揚的道教音樂,念誦道教經文。參加夏令營的人們在蒲團上打坐,閉目養神。作家與總編們也跟隨著人流,走進大殿,觀賞黃大仙祖宮精心準備的儀式。著名作家陳村熱愛道家思想,把參加這次活動看成“朝圣之旅”。他拄著手杖,在女兒的攙扶下,一步步邁上臺階,走進大殿。多年前,他曾應臺灣一家出版社的邀請,寫了一本名為《小說老子》的書。該書以小說的形式,闡述《道德經》的思想。陳村說,他跟道教有很深的緣分,在這里他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散文家江子則是個“實踐派”,他在蒲團上打坐的樣子非!皩I”,像個修行高深的道長。江子說,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道教信仰豐富了人們的內心生活,對于社會的和諧有著積極的作用。
下午,總編們跟隨導游游覽了雙龍洞和冰壺洞。一走近雙龍洞口,就有習習的涼風吹來,仿佛洞里藏著一臺空調。大家分批坐船進入雙龍洞的內洞。一下小船,大家就被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吸引了。在導游的講解下,大家辨認出了“蛤蟆”、“仙桃”、“燭臺”等等形象。洞內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溪水冷冽,讓撩水玩的人大呼過癮。大家一邊觀賞鐘乳石,一邊往前走。我們穿過連接雙龍洞與冰壺洞的通道,眼前豁然開朗,前面是一掛小瀑布。湍急的水流擊打在巖石上,綻放一朵朵水花。再登上幾十級臺階,就能看到一掛落差超過7米的瀑布。水流從巖縫里奔流而出,化著一條銀色的巨龍,撲向腳下的山巖,在巖石的平臺上激起一團水霧。轟轟水聲在空曠的巖洞里回蕩,好像是連綿不斷的雷聲。《今日建德》總編謝偉東把這次游雙龍洞看成的“圓夢之旅”。他說,讀了葉圣陶先生寫雙龍洞的文章之后,到雙龍旅游就成為了他的夢想。他表示,一定會積極向建德人民推介雙龍景區,讓更多的建德人走進雙龍,感受雙龍!督袢蔗又荨房偩庡X樹軍認為,雙龍風景名勝區擁有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積淀都非常豐富,在挖掘和宣傳方面還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傍晚,山里下起了大雨。晶亮的雨水從天而降,把祝福灑在樹上、湖中,灑在人們心中。正在用餐的作家和總編們停下來,感嘆山間天氣的無常:剛才還是晴空萬里,頃刻間就大雨傾盆。對這一點,雙龍風景名勝區的導游們有他們的解釋,這是黃大仙和雙龍在行云布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