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來之不易,好日子要更加珍惜”
———紀念金華解放60周年座談會側記
“血戰頑敵得解放,黨的歷史鮮血染”;
“不忘先烈繼遺志,育才創財后代傳”。
5月6日下午4時,當白發蒼蒼的楊春潮老人在紀念金華解放60周年座談會上展示自己書寫的這兩副對聯時,與會者無不動容———曾任中共路西縣工委委員的楊春潮和許多老前輩一起,60年前通過黨領導下的革命武裝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最后配合南下部隊奪取了解放金華的重大勝利———那一天是1949年5月7日。
60年,彈指一揮間;60年,滄海變桑田。
歷史不能忘卻
60年前,金華地區黨組織積極開展武裝斗爭,策動和接收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投誠,加強城市工作,為迎接解放和接管城市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1949年5月,解放軍南下部隊為截斷國民黨軍南逃之路,并在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第六支隊和地下黨的配合下,6日解放蘭溪,7日解放金華,8日解放義烏、東陽、永康、湯溪,9日解放武義、宣平。11日,金蕭支隊解放浦江。10月30日,磐安解放。至此,金華全境宣告解放。從此,金華人民走上了當家做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努力建設美好家園的新征程。
在昨天下午的座談會上,市委書記徐止平說,撫今追昔,我們感慨萬千。金華解放以來的60年,是金華人民揚眉吐氣、創造幸福美好生活、譜寫繁榮進步新篇章的60年;是社會生產力空前解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發展、社會財富日益豐富的60年;是各項社會事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60年。他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金華軍分區和460萬金華人民,向曾經在金華這塊土地上戰斗工作過的老前輩、老領導、老同志,向關心支持金華建設事業的各級領導和海內外各界人士,向為金華改革發展作出貢獻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駐金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親切的慰問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為金華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表示沉痛的悼念!
變化翻天覆地
60年來,和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一代又一代金華人民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為金華的建設和發展奉獻青春、智慧和力量,使金華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60年前經濟蕭條、社會封閉落后、人民缺衣少食的金華,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座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環境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現代化城市———
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682億元,是改革開放之初的40余倍;2008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64元,市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408元;建國初期金華地區只有384家工業企業,年總產值僅2988萬元,200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和銷售雙雙突破2500億元;全市現有專業市場400多個,覆蓋和連接全市85%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年成交額1145億元;解放初期市區人口不足13萬、建成區面積不足兩平方公里,現發展成為市區人口近百萬、建成區面積近7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現代化城市,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科學發展十大優秀城市等榮譽稱號。
“勝利來之不易,好日子要更加珍惜。”座談會上,原金蕭支隊后勤部主任郭慎敏在回憶當年對敵斗爭后這樣說。原中共永武工委書記、六支隊九大隊大隊長陶健則這樣概括自己的喜悅:“金華的發展是一年一個樣,10年大變樣,十分高興!”
主持座談會的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昆忠說,隆重紀念金華解放60周年,目的是要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建立的不朽功績,深情回顧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黨的優良傳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會和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 本報記者 陳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