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展集體經濟,首先要轉變村民思想,把新的觀念帶到基層。”“希望莘畈鄉的小流域治理能全面展開,在整治中要特別注意細節問題,做好窗口環境整治。”近日,在市區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的城鄉黨員互助服務中心會議室里,莘畈鄉組織開展了“獻策莘畈———科學發展觀金點子征集”活動。20多名常年在外的在金流動黨員你一言我一語,針對如何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莘畈特色旅游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建議。半天時間,就收到了切實可行的意見近30條。莘畈鄉黨委書記朱立工欣喜地說道:“很多流動黨員常年在外,見識面廣,提出的意見都十分中肯,以后我們將定期召開流動黨員會議,多多聽取他們的意見。”
整合流動黨員資源,發揮流動黨員優勢,為山區鄉鎮服務,婺城區城鄉黨員互助服務中心成了山區流動黨員與鄉鎮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據了解,常年在婺城區城區工作和生活的流動黨員有1200多名,其中區內流入的有550余名(重點是5個山區鄉),區外流入的有700多名。這些黨員組織關系在農村或者外地,不僅影響到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和服務,也影響到黨員作用的發揮。在不久前,婺城區在紅湖路社區設立了城鄉黨員互助服務中心,建成了一個流動黨員之家,在接納和服務外來黨員,為他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讓在外的流動黨員有了一個可以服務山區發展的平臺。莘畈鄉和尚廖村的黨員何雄鷹常年在義烏、金華等地跑生意,他說:“不管是村里還是鄉里,現在的發展形勢都非常好,只是自己時常在外,想要為鄉里做一點事情又苦于情況不了解,有了這個流動黨員之家,以后了解情況、為村民服務就多了一個窗口,我一定常來。”
自從服務中心掛牌成立后,5個山區鄉依托這個陣地,分別組織流動黨員參加學習實踐科學觀活動,充分發揮在外流動黨員的優勢,積極為山區鄉鎮發展農村經濟、建設新農村等方面建言獻策,破解了流動黨員參加學習實踐活動難的問題,促進了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了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效。同時,服務中心還以流動黨員和社區在職在冊黨員為主體,建立了法律志愿者服務組、文化藝術志愿者服務組、電腦維修志愿者服務組等7個志愿者服務組,無償為社區黨員群眾和外來務工經商人員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