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 5月份以來婺城工業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特別是規上工業產值實現了從同比下降到同比有所上漲的突破。但是,審視當前國際國內極其復雜的經濟環境,特別是經濟運行中存在的諸多要素制約問題,我們必須把更多心思花在企業身上,才能確保經濟穩中求進,完成年初確立的各項目標任務。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經濟增長,具體而微觀地表現在企業的流水線上和貨柜車里。多年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告訴我們,企業活,則經濟活;企業旺,則經濟旺。分析今年以來的經濟形勢,促增長、抓轉型的難點表現在企業身上,突破口同樣要在企業身上找。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就必須讓企業有信心、有錢賺,有發展的可能。生產經營,是企業自己的事,但在服務、推動、指導和環境建設等方面,還有許多文章可做、還有不少功夫要下。對企業關心夠不夠?服務好不好?發展環境有沒有改善?是我們做好當前工業經濟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工業強區”是婺城致力科學發展、跨越提升的主戰略,工業是全區工作的主攻方向,工業企業穩健運行事關婺城經濟發展大局。針對工業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要謀劃好“加減法”,促進工業提速增效。所謂“加法”,就是要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工業強區建設大會精神,擂響工業經濟跨越發展最強音;以“雙千”、“五個一”、“工業競賽”等活動為載體,一方面,認真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深入企業,全面掌握當前企業發展現狀,重點摸清企業生產經營中所遭遇的困難,從而幫助企業解決一批實際問題。目前,全區共匯總難題153件,其中需由市相關部門解決的有18件,區交辦難題135件,其中反映招工難的32件,占23%,流動資金短缺需貸款的30件,占22%,土地緊缺要求指標的22件,占16%,反映用電緊張的8件,占6%,其他問題43件;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經濟主管部門要做好搭平臺、拓市場、抓訂單、參展會等工作,努力推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所謂“減法”,就是要建立各種溝通渠道,落實好省市區各種扶工政策,力爭使企業普遍受益。經濟主管部門要創新方法,為企業搭建信貸平臺,拓寬融資渠道。引導銀行扶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有市場、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暫時出現困難的企業,組織開展銀企洽談會,促進銀企合作,搭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銀行信息溝通橋梁。
如今,區域之間競爭已經從比區位、比資源向比環境、比服務轉變,歸根到底是發展環境特別是軟環境的競爭。誰能在創優環境上搶先一步,誰就能在發展上搶占制高點。因此,大膽改革創新,著力營造優良寬松的政策環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比任何時候都重要。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開展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活動,堅持優化行政服務,提高辦事效率,為企業營造高效、便捷、公正、透明的政務環境。努力營造“合力興工”的濃厚氛圍。
當前,經濟環境復雜,市場前景尚未明朗,在這個時候,尤其要關愛企業,幫助企業、服務企業,不僅要盯住眼前,還要圍繞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平穩較快發展,推動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婺城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區作出貢獻。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是做大產業。堅持“3+5”產業發展戰略,圍繞培育壯大汽摩配、五金工量具、電子信息產業等三大主導產業,進一步強化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改造提升醫藥化工、紡織服裝、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包裝彩印等傳統產業,在整合資源、延伸鏈條上狠下工夫,進一步放大全區傳統優勢產業的優勢。二是落實政策、扶優扶強。始終把加快園區開發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重點圍繞婺城新城區、金西開發區,打造規模大、創新強、產業能級高的兩大工業發展主平臺;同時充分發揮6個鄉鎮工業功能區的重要節點作用,實現“2+6”產業平臺互補、均衡發展。三是加大培育中小微企業力度,幫助其茁壯成長,為我區工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我們要進一步部署加強落實小型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結構性減稅措施,促進公平競爭環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