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似乎是從古至今蕓蕓眾生都奉行的日常行為準則了。可是,從何時起,我們平日里舉手之勞的事情也會被人談之色變?路上一個靜靜躺著的錢包威力堪比定時炸彈,行人見之繞道。年逾古稀的老人倒在面前必先拍照證明無辜,然后尋找目擊者一同攙扶,事了即遁,絕不逗留。公共場所目光所及處皆可見到垃圾桶,偏偏地面煙蒂果殼一點不少見。為什么呢?這是為什么呢?只是一些輕而易舉的小事,拾起錢包交給警察,扶起老人送去醫院,拿著煙蒂丟入經過的垃圾箱……區區小事,順手可為,為何非得思慮萬千,費盡心思?
很多明明順手可以做到的事現今多數被人忽略。沒有人記得很久以前我們還唱著“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的歌曲;沒有人記得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是“以孝治天下”、“百行孝為先”,尊老敬老更是我們民族人人都應具備的道德品質;沒有人記得我們所在的城市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走過的道路享有的公共財物都有自己的貢獻,我們每一次的“舉手之勞”都將佑及子孫,福造未來。
常聽很多人抱怨“這個社會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為什么呢?是社會沒有人情味嗎?從農村來到城市的人都覺得城里人冷漠無情,鄰里間互不搭理。可是,誰愿意呢?一個城市里的居民有多少來自農村呢?為什么他們“一到城里就變了”呢?因為誰都覺得“先付出先吃虧”,誰都等著別人先示好。其實,只須每天一個微笑,一聲問候,就可以構建溝通的橋梁。許多人對這些舉手之勞的事情視而不見,抹不開面子張不開嘴,只知成天抱怨,久而久之,能不沒有人情味嗎?
有人說,不是不善良,而是騙子太多。這實在令人心酸。的確,借用人的善心行不軌之事的例子不少,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丟棄良知的許可證。投機者畢竟只是少數,發生在面前真實的事件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當你真正秉持著一顆正直、善良、助人為樂的心對待他人時,有什么欺騙的手段能在你面前施展呢?一個對遇見的乞丐一律施以援手的人曾說:“不論他們是否真正貧窮,我所幫助的人中總有人是真正需要幫助的”。我想,若每個人抱著這樣的心思,我們的社會又怎么會失去人情味呢?
許多人覺得姓“公”的東西可以隨意浪費,無需愛惜。故而我們的公共財產總是損壞的快,消耗得快。沒有人記得,每一處公共場所都有我們公民的稅款,我們所浪費的,都是自己的勞動財產。納稅人不記得,不珍惜,又能指望誰去維護呢?其實,只需要每個人多留一份心,在任何地方對任何事物都保持對家居用品的愛護,我們身邊的環境就會越來越美,生活質量自然不斷上升。
“只要人人奉獻一點愛,這社會就變成美好的人間。”一個人人交口稱贊的美好社會是需要社會上每個人一同努力的。你可以不必要崇高,也無需犧牲,但只要人人做好本職,做好自己,只要人人胸有良知,心懷道德,只要人人堅守義理,誠信做人,這就足夠了。把助人為樂當成日常行為準則,把公共財物作為私有財產來愛護,把微笑當作習慣面向每一個人,何愁世間不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