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創業在外的婺城籍青年企業家張立勇
他,年紀輕輕,出生貧寒,卻靠著自己的努力已事業有成。北京奧吉春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金華婺商商會執行會長,河北石家莊市新中江文化城董事長,石家莊市金華商會常務副會長,石家莊市橋東區政協委員。
他,是商人卻一點也透不出商人的味道,溫文爾雅的他似乎學生味還更濃。他說,他喜歡國學,喜歡其中的倫理、道德、規律之類的東西,“守大道、走正道是我的人生方向;懂謙卑、宜寬容是我的做人原則。”
他叫張立勇,現年34歲,出生于婺城區沙畈鄉烏云村,父母務農,上有2個姐姐,下有1個妹妹。小學在烏云村,初中在沙畈周村,高中就讀于瑯琊鎮。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他時常提醒自己,要努力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更要承擔起照顧整個家庭的責任。他說:“從初中、高中直到大學,我沒有用過家里的一分錢。”
張立勇從小就是個渴望多學知識的人,為了維持學業,十二三歲的他就去幫鄉親們種樹、采茶,打零工賺錢;14歲那年,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一車箬葉1500公斤左右,每公斤賺2元左右。”張立勇說,包種子要用箬葉,端午前夕非常暢銷,他就到山里把箬葉收來,租輛拖拉機送到城里去賣;返鄉前,他又會到金華水果市場帶上一車的水果回村里賣。賺來的錢除了讀書外,更多地是交給父母,改善生活。
張立勇從小就顯現出經商頭腦。1997年考上大學,他選擇了工商管理專業。“別看山區窮,只要善于發現,山里處處都是財富。”張立勇告訴記者,在石家莊讀書時,他發現那里的茶葉市場生意很好,于是想到了老家沙畈的茶葉。“一到放假,我就到山溝溝里去收些較次的龍井茶。別的同學上火車很輕松,我的行李卻是100公斤的茶葉。”張立勇笑笑,1公斤茶葉可以賺五六十元,100公斤就是五六千元,一年的學費足夠了。從此,張立勇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他的事業里,有40%左右都是茶業。
除了賣茶葉外,在張立勇的眼里,處處都有商機。大學考試臨近期間,學校里熄燈早,很多同學點著蠟燭看書。張立勇靈機一動,跑到批發市場買來蠟燭販賣。冬天到了,他又去批發市場弄來手套、圍巾等小商品到路邊擺攤。當然,有滋有味的大學生活除了由經商賺錢來點綴外,張立勇更多的還是學習,因為他很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張立勇告訴記者,他后來還去攻讀了MBA、EMBA等很多課程,結識了蒙牛的牛根生、阿里巴巴的馬云等“老師”,如今還經常會向這些成功人士討教、交流。除了學好專業知識外,這些年,張立勇研究起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為他個人和事業的發展提升高度、增強力量打下基礎。
當然,創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張立勇坦言,那是“家常便飯”,只要有目標,有信心和毅力,一定能成功。從他的嘴里,聽到了很多他個人總結的勵志之言:“貧窮擋不住心靈的陽光”;“一個人理想也好,幻想、夢想也罷,關鍵是要敢想,才能播下美好的種子,才會有成功的一天”;“人生的旅途,有陽光,有雨露,也有泥石流和各種災難,這些都是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
對于今天的成功,張立勇說,他要感謝生命中的那些“貴人”,有生他養他的父母,有撫育和幫助過他的父老鄉親,有傳授他知識的各方老師,也有與他一同創業的員工和伙伴……“今后的路,更多的是責任和擔當,我一定會回到家鄉做些事情,一定會帶著我的員工共同成長,一定要為國家和社會貢獻更大的力量。”張立勇肯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