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婺城公安分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模范公安局”稱號,區委常委、婺城公安分局局長呂會民受邀參加表彰大會,受到省委書記趙洪祝等領導親切接見,并代表全省100余個公安局在大會作表態發言。據悉,此次被授予“全省模范公安局”的僅有5家單位,婺城公安分局是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公安機關。
婺城公安分局于2001年3月市區行政區劃調整時,由原江北分局與金華縣公安局的一部分組建而成,是市區三個分局中管轄范圍最大、工作任務最重的一個分局,下轄14個派出所、16個內設機構,現有民警481名。婺城公安分局自成立以來已先后獲得省、部級榮譽200多項,相繼涌現出了“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法制大隊、“全省優秀派出所”城中派出所、“全國親民愛民模范人民警察”胡生躍等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國保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警用地理信息系統、隊伍管理“三項制度”、新警成長培養機制等經驗成果在省、市各級公安機關得到推廣。
“小警種”亮相大會堂
執法質量連續8年創省優
今年5月18日,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婺城公安分局法制大隊被評為“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作為全國唯一的公安法制系統,受邀參加表彰大會,受到了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在全部的公安工作中,執法工作是生命線,因此,法制雖是小警種,卻有著大擔當。”婺城公安分局副局長俞成龍介紹。自2004年以來,婺城公安分局已連續8年被評為“全省執法質量優秀單位”。
“民警的執法行為直接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絕不能由于工作中的瑕疵影響和損害群眾的利益。”婺城公安分局法制大隊大隊長邵永浩說。在常態化落實好執法周巡查、“飛行檢查”、部門聯合督導等內部執法監督機制的基礎上,該局立足強化源頭管理,先后推出了行政案件公開查處、同行業執法公開、執法滿意度測評、案件回訪等多項舉措,使公安執法工作更趨公開透明,并通過創新派出所110接處警工作模式,使市區派出所處警速度平均提高2分鐘以上。
執法的最佳效果,就是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今年3月,婺城區羅店鎮發生一起糾紛案件,當事人鄭某和管某因瑣事發生沖突,兩人均造成輕微傷,并產生了高額醫療費用。按照一般程序,公安機關可分別對兩人作出治安處罰,由當事人自行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民事賠償問題。但辦案民警在后續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通過耐心細致做工作,最終使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握手言和。
“這是我們今年新推出的一項執法惠民機制,稱之為說理性執法,目的就是在執法執勤中盡可能地向當事人講清事理、講明法理、講透情理,從而在源頭上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邵永浩說,“以前,我們常說要嚴格執法、公正執法,現在則更加強調要帶著感情執法,在法理與情理相結合上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過硬的執法素質是提升執法質量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婺城公安分局圍繞執法主體素質能力培養,率先在全市推出個案點評、學法積分等管理制度,有效推動民警執法素質能力的提升。在去年全市公安機關六大警種比武中,該局取得了4個團體第一、2個團體第二、1個團體第三的有益成績,19位民警在單項比武中名列前茅,7名民警通過司法考試,通過數居全市第一。
小“PAD”編織大網絡
科技創新助推平安建設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平安。近年來,婺城公安分局抓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開展專業打擊、專項整治,梯次掀起主動進攻的浪潮,依托打防管控機制實現精確打擊、快偵快破。今年,按照上級部署,又相繼組織開展了打擊經濟犯罪“破案會戰”、打擊侵財犯罪、打擊整治黃賭違法犯罪等等專項戰役,效果非常顯著。1至9月份,全局共破獲刑事案件2779起,同比上升40.12%,全區案件總警情、侵財類案件警情同比分別下降15.43%和19.41%。
站前派出所是婺城分局治安任務相對較重的派出所之一,轄區治安狀況復雜,洪源社區曾被省廳、市局列為“治安亂點掛牌整治區域”,但今年以來,該所轄區的治安警情不僅得到有效控制,且破案率在全局名列前茅,亂點整治區域已得以順利“摘牌”。
“治安工作能在短期內取得如此明顯的改觀,關鍵得益于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實戰應用,”站前派出所所長龔衛東介紹,去年4月以來,婺城分局先后投入了190萬元,開發建設警用地理信息系統。該系統以地理信息為支撐,社區警務、實戰應用、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四位一體”,并實現了與移動警務終端“PAN”(平板電腦)的實時連接,以功能強大、應用全面、操作簡易等優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好,好在哪兒?站前派出所民警孫康偉向記者概括了自己的五個體會,那就是精細、共享、高效、智能與主動。
孫康偉說:“以流動人口登記為例,以往要帶著筆記本、登記表、數碼相機等一大堆家當。現在只要帶上PAD和閱讀器,現場進行信息采集錄入,不僅時間大大縮短,準確率也更有保證。而有了豐富準確的基礎信息,加上系統強大的分析研判、實時布控等功能,就能使我們在偵查破案當中嘗到甜頭”
今年6月份,洪源社區發生一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件,經過現場走訪了解,知情群眾反映到犯罪嫌疑人是一伙外地人,為首的外號叫“湖南”,僅憑這些零星線索,辦案民警通過地理信息系統進行搜索,及時獲取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信息和暫住地址,在短短2天時間內就將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警務信息化是公安工作的制高點和發展方向,誰掌握了信息化,誰就擁有了主動權。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就是婺城公安警務信息化蝶變的突破點。”婺城區委常委、公安局長呂會民如是說。
據悉,今年7月,婺城分局已被省公安廳確定為學習“溫州鹿城經驗”全省試點單位,投入“大情報”體系建設,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將發揮更加強勁的技術支撐作用。到目前為止,婺城分局通過系統研判的案件已達630起,查證各類線索近190條,破案315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26名。
“小卡片”搭建大平臺
“局長連心信”全國首發
“公安工作的好壞,最終的評判權在群眾,只有群眾說好,那才是真正的好。”呂會民局長到任婺城分局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向轄區群眾推出了“局長連心信”這一舉
措,而且一直延續實施至今。
“以明信片為載體,讓民警主動去找老百姓,真正實現警力下沉,與百姓零距離,了解他們所需所求。”呂會民介紹說,當時推行這項做法的目的,促使民警走到百姓
中間去,了解社情民意,密切警民關系,促進警民“見面、牽手、連心、互信”。
按照這一思路,婺城分局從去年5月份開始,堅持每季開展一次“警民信連心”走訪活動,通過發放主題明信片,向群眾征求意見建議,宣傳治安防范知識。為了進一
步凸顯親和力,還專門設計了富有婺城特色的卡通警察“矛矛”和“文文”作為形象大使,分別寓意公安機關打擊犯罪、服務群眾。
據統計,從去年5月份至今,婺城公安分局已連續發放五期主題明信片共計6.9萬份,受到群眾反饋意見建議50余萬條,反饋率達70%以上。
“真沒想到,一張小卡片還真能解決大問題,”從外地來金西開發區辦企業的張先生上半年通過明信片,向婺城公安分局提了意見:企業原材料被盜,周邊治安不好。
數天之后,婺城公安分局副局長包廣菊帶來轄區派出所所長登門走訪,向張先生了解情況,并及時聯系保安公司按照報警設備,派出所還在企業附近設立了“巡更點”,每
天安排警力開展巡邏,從此,企業內外治安狀況明顯好轉。
“為了進一步順暢機制流程,分局專門組織人員負責反饋信件的梳理匯總,建立了部門周例會、黨委集中議事、局領導交辦等多項制度,以確保每條群眾的合理化建議
得到及時反饋和有效解決,”分局政委毛秋洌介紹。
針對群眾反映電動自行車防盜難的問題,該局出資在市區15個公共停車場安裝專用防盜欄桿和警示標牌,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了便利;針對群眾對窗口單位的評議,先
后推行了“365”服務、上門辦證、錯時辦公等“便民利民二十條”舉措,并建立了網上辦事大廳、“矛矛文文網上警務室”、婺城公安微博等互動平臺,使警民溝通更加順
暢、服務更加方便快捷。
小祝福激發大活力
文化育警構建和諧警營
今年5月11日,全省公安政治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婺城公安分局政委毛秋洌作了警營文化建設經驗介紹。會上,對“全省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進行了表彰,婺城公
安分局繼2009年后,再次獲此殊榮。據了解,全省公安機關自成立政治機構以來,僅有2次作出此項表彰。
“在隊伍管理中我們體會到,一個人如果思想上出偏差,行動上還不一定會馬上顯現出來;行動上有問題,那思想上一定是滑出一大截了。”多年從事政治工作的分局
政委毛秋洌深有感觸地談到,近幾年來,該局牢牢抓住這個質變到量變的節點,從思想教育入手,因地制宜地搭建警營文化網絡平臺,先后建立了“網上學習園地”、“心
理健康網”、“新警成長網”等14個特色專欄,通過導向式教育手段,提升民警的文化氣質和品位。
“一人劃槳”力量有限,“眾人澆花”才能開出文化奇葩。為了使警營文化建設不斷推陳出新、永保活力,該局專門推出了“顧問指導、版主管理、民警受益”的
“1+1+1”版主負責制,讓互動交流中啟發心智、培養志趣。“金適的祝福”就是該局警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剛當上‘版主’的時候我還有點發怵,擔心自己做不好,現在我已經離不開這個專欄了,因為那是分局專門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啊!”和所有的80后女孩一樣,婺城公
安分局新民警金適活力四射、多才多藝,除了日常工作還在擔任分局內部“心理健康網”專欄版主。金適推出了電子賀卡,使全局民警在生日、結婚、受到表彰獎勵的當
天,都能收到一份既熱情洋溢而又生動活潑的祝福,深受民警的喜愛,被分局命名“金適的祝福”。
“正因為有和諧向上的警營文化氛圍,廣大民警才會因為得到尊重和關愛而增強對組織的信任感、歸屬感和榮譽感,并轉化為自覺做好本職工作的動力,”毛秋洌政委
說。如今,這種和諧向上的氛圍已在婺城公安分局上下蔚然成風。
每天早上上班前15分鐘開始,分局領導在局機關大門口迎候民警上班,向民警表示問候,鼓勵民警以積極姿態投入新一天的工作,分局將這項制度稱為“局領導晨候制”,常態化地堅持落實;每周一上午和周五下午,民警分別能定時收到“勵志”、“律警”為主題內容的手機短信,雖是寥寥數語,卻帶給了民警鞭策和激勵,增強遵規
守紀的自覺性;每當輪值的派出所民警遇有家屬生日、子女升學考試等情況,可通過換班享受到“一日假期”,并能收到來自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真摯祝福,民警親切地稱之為“家屬生日換班制”;民警退休離隊的那天,分局舉行隆重的儀式,并贈送定制的“退休紀念鼎”以作留念……
“尊敬的呂局長,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很平凡,跟大多數派出所戶籍民警一樣,從事的工作普通地不能再普通。但今年從你手中接過‘紀念鼎’的那一剎那,我由衷
地感受到組織對我的肯定,雖然我已經離開了,但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在婺城區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長呂會民的手機中,至今仍保留著這條短信,發送短信的是一
位普通的派出所退休女民警,但從中表達出樸實而又真摯的情感,令呂會民感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