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十八大報告字字鏗鏘的鄭重宣示。
“美麗中國”,詩化的語言,迅速成為“熱詞”,溫暖著億萬人:我們黨把“生態文明”寫在了自己的行動綱領上,也刻在了13億人民的心坎里。
會場內外,“美麗中國”是名副其實的“高頻詞匯”,為著我們共同的家園,為著迎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到來,十八大代表紛紛為建設“美麗中國”建言獻策。
凝聚共識,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生態文明建設在十八大報告中單獨成篇,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從“四位一體”擴展為“五位一體”,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從認識到實踐達到新的水平。
“我認為十八大報告不僅僅是一份政治宣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生態文明宣言,將對未來中國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鼻迦A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代表說。
為什么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如此突出地位?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代表說,傳統的不惜代價的那種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協調、低效率的增長方式已經無以為繼!包h中央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建設生態文明,首先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長刀林蔭代表說:“生態文明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哪個地方的生態環境好,哪個地方就具有發展優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寧夏中衛市委書記馬廷禮代表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發展的內涵增添了新元素,為發展的品質賦予了新標準,為發展的方式確立了新坐標!
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就事論事,而應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代表說,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真正使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發展之中!半x開經濟發展講環保,那是緣木求魚;離開環保談發展經濟,那是竭澤而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