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干部群眾暢談黨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擔負著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干部群眾在學習報告時表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是應對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的現實需要,歸根到底是要準確把握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
——編者
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各地干部群眾表示,“三型”目標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基本定位,又提出了加強黨的建設的新要求,表明我們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把握更自覺、更全面、更深刻。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權文榮認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三大特征。學習型特征彰顯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探索和科學把握的基本認識途徑和認識機制;服務型特征彰顯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宗旨;創新型特征彰顯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及實踐原則,體現了在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的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理論品格和實踐品格。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云縣縣委書記黃彩畢說,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我們黨長期執政的必然要求。“應對‘四大考驗’、防止‘四大危險’,需要我們大力推進服務型政黨建設,切實做好服務發展、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工作,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使黨的執政始終建立在堅實的群眾基礎之上。”浙江省委組織部調研室主任徐仲儀說。
山東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李劍教授認為,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各級黨組織都能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河北省邯鄲市消防支隊政委尹超說,消防部隊是黨和政府接觸群眾最廣泛、聯系群眾最密切的窗口之一。我們必須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以“一切讓群眾滿意”為目標,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真正做到民情民意入耳,民聲民求入腦,民利民苦入心,為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
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圍繞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的要求,許多地方干部群眾表示,基層組織建設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基礎,要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必須創新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榮研究員說,黨的基礎在基層,黨的生機活力來自基層。創新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活力之源。要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根據自身實際,創造性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不斷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創新基層黨建,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這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馮聰龍說,雨花區圭塘街道積極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堅持黨建工作跟著中心走、貼著中心做,在項目征地拆遷工作人員和工程施工隊伍中探索建立臨時黨組織,探索“項目黨建”新模式,保障了項目的順利實施,實現了“以黨的建設引領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踐行科學發展”。
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鐘立功介紹,今年2月,廣東省委黨校與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黨委聯合推出“加速優化農村黨員隊伍”項目,作為創新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試點。該項目以“強化黨員政治競爭意識、提高政治競爭能力”為核心理念,探索在民主選舉政治條件下黨在基層農村執政地位的實現形式。
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街黨工委書記韋作群表示,加強基層黨建創新,我們就要抓好街道社區黨組織、轉制公司黨組織、“兩新”黨組織及地區黨建聯席會議建設,夯實黨的基層組織基礎,特別是要進一步探索流動人員“雙向管理”黨組織建設模式,使流動黨支部更好地發揮作用,通過黨建促進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