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場日銷售額超30萬元 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
最近,記者不止一次聽說“西吳的花卉苗木生意很紅火”,對此心存疑惑:羅店鎮西吳花卉苗木展示展銷中心,今年10月底開始試營業,11月25日正式開業,滿打滿算,這個市場開業的時間還不足兩個月。這樣短的時間,一個全新的市場能有怎樣“不錯的生意”?
結果令人驚喜!西吳村書記吳根升告訴記者,該展示展銷中心目前的日銷售額在30萬元以上。每天,市場里進進出出的大小貨車絡繹不絕,既紅火了市場商戶的生意,更帶動了周邊種植戶的花木銷售。同時,花木養護、進出貨所需的裝卸車工作,也使西吳村乃至附近村莊富余勞動力有了用武之地。
經營戶曹生益的大棚里多是一些適合室內擺放的小型花卉,單價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可銷量相當不錯。他說:“現在一天的銷售額可以達到1.5萬元左右。這在市場里只能算中等偏上,那些銷售大型、精品花木的商戶,生意比我家好很多。”
曹生益是仙橋人,在西吳村經營花卉生意已有多年。之前,他的花卉大棚就在金蘭北線公路路邊。比較兩個經營場所,曹生益很是感慨:“以前在路邊裝卸花卉,是不是會影響交通,而且因為競爭激烈,土地租金一年比一年高。你看,進了現在這個新市場,大棚前的場地寬,再大的貨車也能方便進出,不僅生意比原來還好,裝卸花卉再也不堵路了。說出來你別不信,現在我這個大棚所交的租金,只有以前那個大棚租金的十分之一,這樣下去,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
相比曹生益“老經營”戶、大戶身份,方先定的“先定花卉”大棚整個展示展銷中心顯得不太起眼。方先定是羅店村人,之前,他在一家園林公司上班,負責花卉租擺業務。因為“想試試自己創業”,他競標了該展示展銷中心的一個大棚展位。方先定形容這段時間的生意情況為“溫水期”,沒有大戶那樣火暴,但比起上班收入要好很多。雖然生意不溫不火,但他信心十足:“一方面,我是新入行,客戶群需要慢慢積累;另一方面,市場剛開張,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比較難得的是,該展示展銷中心所有經營戶都很熱心而且團結。據西吳村副書記吳旭倫介紹,這里的經營戶之間已經自發形成了互助模式,在生意上,一旦客戶需要自家沒有的品種,會向其推薦相應的經營戶,陪著客戶前往對方展示大棚。同時,在出現經營戶裝卸花木缺人手時,都會主動前去幫忙。這不,記者采訪曹生益剛結束,他就被臨近展示大棚的經營戶叫去“幫忙搬幾株大型花木”了。
市場的紅火,也惠及了周邊的花農。西吳村的吳福貴在展示展銷中心并無展位,可他與一位經營戶協商后,將家里幾株茶花擺在其展位前代賣,幾天之內就以800元每株的價格賣了4株。這幾天,吳福貴一提起此事就笑得合不攏嘴。除了為周邊花農代賣,不少經營戶也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他們會向客戶介紹相應的種植戶,確保客戶滿意,也由此帶動周邊地區花木銷售。
連西吳村的富余勞動力也樂了。展示展銷中心每天都有來來往往的貨車,這就催生了裝卸經濟的繁榮。如今,西吳村已經出現了兩支裝卸工隊伍,共20多人,每天都忙著為經營戶們裝車卸車,“裝或卸一輛大車700元,收入相當可觀”。甚至因為需要裝卸的車輛實在太多,西吳村的裝卸工已經來不及接活,由此吸引了附近農村一些富余勞動力也前來展示展銷中心當裝卸工。而在各個展示大棚內,則能看到一些婦女、老人忙碌的身影,他們或給小型花木換盆,或修枝剪葉,或澆水施肥,甚至還給經營戶、客戶炒菜做飯,同樣實現了增收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