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本小本子
-20個愛心故事
在雅畈鎮羅芳橋村,有一座300多年歷史的老祠堂,這里是村老年協會的所在地。在祠堂一側的墻壁上貼有“敬老愛老好榜樣”字樣的紅紙,紅紙下方的櫥窗里掛著20本記錄本。老人們說,在這些小本子里,詳細記錄著20個好心人對老年協會的幫助和支持。
羅芳橋村現有人口579人,其中60周歲以上的老人有105人。為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村里早在25年前就成立了老年協會。到了現在,每逢過年過節,105個老人都會聚在老祠堂里一起過節。
今年已經78歲的胡明法是村老年協會的會長。2011年,他被村民們推舉為老年協會會長后,發現老年協會所在的老祠堂由于年久失修,有點破舊。為此,他到處奔波,為維修老祠堂籌集資金。
很快,在村干部和熱心村民的幫助下,老年協會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對老祠堂進行了裝修。也正是因為這樣,胡明法便開始有了一個想法,自己要用記錄本記錄下了每一個好心人對老年協會的捐助,記錄好每一件愛心故事,讓村里的所有人都能看到,都能學習好心人的行為。
“就在6號那天,樓弘偉又給我們送來了105只熱水袋。”說著,胡明法拿出了記錄村民樓弘偉愛心事跡的記錄本給記者看。記者發現,除了給村里的105個老人送熱水袋,樓弘偉還在2011年出資3500多元,為老年協會添置了8張新的桌子和32張凳子,供老人們休閑娛樂時用。
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一位老人拿著一個新的熱水袋來到了祠堂,和大家一起聊天。一打聽,記者得知,老人叫于均祥,今年已經78歲了,他手里拿著的正是樓弘偉送的熱水袋。“有了這個,就不怕冷了。”老人指著手中的熱水袋說,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和樓弘偉一樣,一位叫崇安的熱心人在前些年給老年協會送去了影碟機,還每年堅持為村里的90多歲的老壽星們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與樓弘偉不一樣的是,崇安與羅芳橋村有著一份特別的情感。原來,崇安老人小時候曾在村里住過一段時間,后來就到東陽工作了,現已退休在家,但他并沒有忘記村民,每年還會從東陽趕到村里,看望這里的老人們。
“村子雖然不富裕,但民風淳樸,村民們都很樂意幫助別人。”村書記徐晏慶告訴記者,現在,每當村里有老人過壽,老人的兒女都不忘為老年協會的105個老人送去長壽面,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年輕人對長輩的關心。就在去年的9月份,村民胡伯祥要過80歲的生日,他的三個兒子便為老人們送去了100元的紅包和6斤的長壽面。
“現在的生活有滋有味,什么都不用愁。”今年已經92歲的于東康老人是村里年紀最大的一個,他說,自己每年都能收到好心人送去的慰問品和慰問金,心里很是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