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白龍橋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47億元,增長15%,其中工業產值143.2億元,增長15.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298元,增長12.3%。全鎮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經濟實現良性增長——
振奮精神 迎難而上 再創新業
——婺城新城區管委會副主任、白龍橋鎮黨委書記吳見孫談白龍橋2013年發展思路
記者:2012年,面對宏觀形勢復雜多變的嚴峻局面,白龍橋鎮經濟社會情況繼續保持著良好發展態勢。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市區重點建設與趕超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區委六屆四次全會作出相關部署和要求,要開創“兩富”現代化都市核心區建設新局面。作為省級中心鎮、婺城新城區所在地,白龍橋鎮將重點做些什么呢?
吳見孫:2013年,我們依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和壓力,但我們還是有充分的信心把壓力轉化為迎難而上的動力。這信心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作為市區六大平臺建設重點之一的主陣地,我們將進一步準確定位,科學規劃,不斷增強白龍橋在市區的首位度和影響力,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二是作為市區重點工程建設的主戰場,將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全力以赴攻堅破難,加快發展步伐;三是作為趕超發展的主載體,將進一步優化服務,轉型開放,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為實現上述目標,結合白龍橋實際,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們將牢牢突出三個重點:
一要以調優結構為重點,扎實推進“經濟轉型提升年”活動。按照“轉型升級、做強做大”的要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產業集群為主攻方向,大力改造傳統產業,夯實工業化發展基礎;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大力發展產業集群,提升集約化發展水平,形成具有白龍橋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利用白龍橋的區位優勢,增強工業經濟實力,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做優做強第三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互動發展。
二要以項目推動為重點,扎實推進“有效投入提升年”活動。項目是投入的主體,項目是發展的支撐。近幾年,隨著一批重大工程項目的推動,白龍橋的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小城鎮建設快速推進。我們要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擴大有效投入、穩增長促發展的重要引擎,著力推進重點工程項目的政策處理,把新城區的開發建設和增進百姓福祉有機統一起來,工作中要創新思路、狠抓落實,高效服務企業,自覺維護群眾利益,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努力開創加快發展、轉型發展新局面。
三要以城鄉統籌為重點,扎實推進“城鄉建設提升年”活動。市委、區委全會都把扎實推進新型城市化、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提高到“兩富”現代化都市區建設的核心內容,白龍橋處于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節點之上,發展的潛力就在城鄉統籌,必須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緊緊抓住城鎮化大提速的重大機遇,自覺擔當起趕超崛起的主陣地任務,承擔起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的重大使命,以城市升級推進轉型發展。
記者:白龍橋鎮企業眾多,工業經濟發展在全區都是屬一屬二,新的一年繼續做大做強工業經濟毋庸置疑。但是2007年就列入了我省首批級中心鎮的白龍橋鎮,在集鎮建設上還是略顯滯后。2013年,在這塊工作上,會有哪些具體舉措嗎?
吳見孫:堅持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我鎮多年來一直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鎮化道路。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集鎮建設上,我們與老百姓的要求的確還有一定距離。今年,我們將加大力度,加快集鎮建設步伐,按照區域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優化布局,完善配套,健全功能,努力打造好“人居生態新城”,實現“新區老鎮共榮”。
具體將做以下幾塊工作:一是以規劃為“龍頭”,優化城鎮設計,解決老鎮區與新城區的銜接問題,突出金龍路、華龍南街和紫金南街的“一軸兩線”,完善交通、給排水、垃圾處理、公廁等基礎配套設施。二是加快集鎮道路建設,積極爭取土地指標,爭取完成華龍南街至環鎮南路段、紫金南街至金龍路段、二環線白龍橋段的建設,保障賓虹西路拓寬工程順利進行,進一步改善鎮區的道路交通網絡。三是加快老鎮區重要街區的交通環境和公共秩序整治,加快葉店村農房改造,全面提升白龍橋集鎮形象。四是加快規劃古廊橋周邊區域,推進白沙溪以西區塊的連片開發建設,拓展發展空間,使新城老鎮聯動發展,齊頭并進,打造宜居新城、品質新城、效益新城。五是全力保障行政中心區塊星級酒店、鄰里中心、城市廣場、醫院等已建重點項目和其他在建項目的順利施工,加快老鎮新城的銜接,集聚人氣和商氣。
記者:我知道,白龍橋有一支團結肯干、能干、會干事的干部隊伍。新的一年,白龍橋趕超崛起的任務比往年還要艱巨。在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方面,您有什么想法嗎?
吳見孫:的確,白龍橋這幾年涉及的省、市、區重點工程多,政策處理任務重,加上本鎮自身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都證明了我鎮的黨員干部隊伍是堅強、過硬、實干型的。新的一年里,鎮黨委作為“龍頭”,也將不斷激發全鎮上下干事創業的信心、攻堅克難的勇氣、統籌協調的能力、貫徹落實的執行力和奮發有為的創新力,強化黨員干部的思想建設、隊伍建設、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為趕超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尤其是在隊伍建設方面,我們還要為趕超發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體現合力為重點,選優配強村級組織“一把手”,注重班子整體協調,增強班子整體合力,努力形成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團隊。切實加強年輕干部和大學生“村官”的培養鍛煉,增強年輕干部和大學生“村官”群體的群眾觀念和工作實踐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領會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省委“六個嚴禁”要求,全面深化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始終保持勇于創新的精神、奮發有為的狀態、顧全大局的意識、真抓實干的作風、廉潔奉公的本色,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步入2013年,各項工作任務更為繁重。我們將進一步謀劃好思路,尋求對策,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目標,發揚埋頭苦干、任勞任怨的作風,振奮精神,迎難而上,力爭使每一項工作有頭有尾、善始善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記者月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