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出席婺城區“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繼續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從不同的角度暢談了各自對經濟社會、民生事業等領域的建議和意見。
嚴亮奇委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今的投資者已不僅僅把眼光放在一個城市的稅收等優惠政策上,而更多的是關注城市的司法環境,司法環境的優劣對吸引外資、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區應進一步優化司法軟壞境,打造婺商回歸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可以通過建立重點企業家聯席會議制度、法律自助培訓、司法作風建設等措施優化我區司法壞境。
徐洪權代表:婺城區工業的發展速度與其它一些縣市相比是比較緩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部門對企業的后續管理和服務不到位,企業發展遇到了困難,政府部門也沒有提供相應的支持。比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難、擔保難等問題,政府沒有給予有力的支持,迫使企業只能通過借高利貸來籌集資金,這對社會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建議政府部門設立擔保資金,成立擔保機構,解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擔保難的問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同時,還建議政府部門繼續加大對企業員工上崗技能培訓的政策扶持力度,保證員工能得到專業的培訓。
陳建軍委員:今年的美麗鄉村建設,蔣堂鎮爭創萬畝示范片,其中一部分花卉苗木的種植劃入糧食功能區,影響了該功能區的正常使用,對糧食的種植危害比較大,希望有關部門加強規劃和管理,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種糧補貼進行規范,防止有人騙取國家的補助資金,同時加大監管力度,不要讓文件變成“空頭支票”。
吳柏松代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在將來的五年內,要實現沙畈鄉經濟收入翻一番,而實現這個目標離不開法院、檢察院的大力支持。我希望,法院、檢察院的相關部門能為沙畈鄉的經濟發展提供法律等方面的支持。
葉雁冰委員:這些年,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但是在發展的背后,卻發現環境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從去年開始,PM2.5走入人們的視野,雖然幾乎全國各地都出現了PM2.5超標,空氣污染嚴重的問題。但是,作為婺城的一份子,我們一定要從自身做起,不僅要抓發展,更要從源頭抓好污染治理問題,還百姓一個清新的空氣;還有食品安全問題,希望政府能加強監管,加大整治力度,提升公信力。
吳堅韌代表:新的一年,除了圍繞加強各方面的建設之外,希望全區能加大對公立醫院的改革,鼓勵民營醫院的發展。針對某些缺乏醫療條件的山區,有條件地配置衛生室和醫院,鼓勵部分民營醫院的發展,分擔公立醫院的就醫壓力,同時提高醫保的覆蓋率,讓更多的山區老百姓享受到惠民政策。
倪竹勇委員:外來務工人員是城市開發建設的生力軍,是財富的創造者。政府和企業都應該加強對這類人員的服務,穩定外來務工人員隊伍,從而緩解招工難問題。建議:一是加大投入,建立財政經費保障機制;二是將外來人員納入公共服務管理體系,出臺相應的政策;三是加強勞動保護,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四是突出重點,推動外來人員管理創新,探索外來人員村居民管理模式;五是加快完善配套,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居住等保障。
(本報記者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