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點護路面聯席會議來護航治超整治減壓力政策宣傳造氛圍
在日前召開的婺城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會議上,竹馬鄉被評為2012年度農村公路管養先進單位。這項榮譽對于竹馬鄉來說可謂來之不易。
竹馬的公路管養工作是很難做的,因為此前竹馬的公路是出了名的差。“沿線水泥廠、礦山多,大量運輸水泥及原材料的車輛從此經過,致使竹馬鄉部分道路長期受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的重壓,現在已是支離破碎,路面超過百分之八十的面積斷板,其他板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直到去年年底,這一現象才得到了有效改善。”竹馬鄉副鄉長李宏說,“所以,能獲得2012年度公路管養先進單位是很不容易的。”這也證明了竹馬鄉在農村公路管養方面做大了巨大努力。
2012年,竹馬鄉按照“建養并重、有路必養、群專結合、確保長效”的原則,結合各村實際對全鄉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投入人力、物力和資金,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全面推進了農村公路管養工作的有序開展。
重點突出修復路面日常護理也不松懈
抓好重點線路的管養是去年竹馬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突出內容。竹馬鄉以金蘭、金竹等公路為管理養護重點。這兩條路線涉及村莊較多,養護工作難度大,為此,竹馬鄉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對這兩條路線實行共同管理、統一養護,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養護工作的安排、部署、協調、缺口資金籌集等工作,及時解決養護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在突出重點線路管養的同時,竹馬鄉對其他線路的管養工作也毫不松懈,鄉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作為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專項資金,用于修復破損路面,進行路基、邊溝、橋涵、沿線設施的養護以及綠化工作,同時進行了鄉村公路標準化建設,大大消除了安全隱患,也減少了農村公路養護難度。現在,竹馬鄉每條破損路面都得到了修復,確保了每條線路都能安全通車。為更好地進行公路管理養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保障道路長效管理
2012年10月,竹馬鄉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包括鄉經濟發展辦公室、規劃建設服務中心、派出所交警中隊、學校、醫院、公路沿線各行政村等多個單位負責人。此后,成員們召開了多次會議,就如何共同管理好公路、如何加強超限源頭管理等問題進行討論,并發布了“關于加強對企業貨運車輛超載超限管理的倡議書”,倡議相關各企業、車主及駕駛員認真學習上級有關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的文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不斷增強源頭超載超限管理的自覺性;發揮企業自律作用,加強管理,嚴把貨物出廠關;做好宣傳與解釋工作,遵守相關規定。同時,勸導廣大車主和駕駛員遵守相關規定,不超限超載運送貨物,對裝載易泄漏污染的物品加蓋篷布,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延長公路使用期限。
治超工作有新突破減輕公路管養壓力
治超也是公路管養的重要內容。為道路的安全使用,2012年12月14日,竹馬鄉政府會同運管、路政、交警等多個部門對金竹公路沿線的超載超限車輛進行集中整治,并對相關企業進行告知,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延長新修道路使用期限。隨后的12月28日,S313省道婺城超限運輸檢測站成立,治超工作有了新平臺。
S313省道超限運輸檢測站自成立運行以來,堅持“重教育、輕處罰”的原則,采取“堵、勸、疏、卸”等措施進行綜合治超,執法人員還積極主動走訪轄區的水泥廠礦企業、村莊,和企業人員、駕駛員、村民面對面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期間,執法人員逐一走訪了九龍石料廠、虎鷹水泥廠等20余家廠礦企業及駕駛員相對集中的村莊,同時對過往車輛進行宣傳,受到廣大群眾和業主的廣泛好評。截至目前,已發放宣傳手冊1000余份,勸返礦石運輸車輛800余輛次,受教育人數達2000人次以上。自3月18日開始至今,治超站全站人員還放棄休息日,與交警、運管部門開展聯合治超行動,實行24小時全天候檢查,有效地維護了路產路權,保障公路安全暢通,也明顯減輕了養護工人的勞動強度。
政策宣傳合理到位營造良好管養氛圍
政策宣傳是公路管養必不可少的內容。一直以來,竹馬都非常重視道路安全養護的宣傳工作。首先結合文明村、整治村建設,進一步實現“一路一品、一村一景”的公路美化目標,在金竹段進行了綠化種植。其次以落實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為龍頭,圍繞路基、路面、橋涵、標志標線、安保防護工程以及整治公路兩側違法建筑等為中心,大力提高農村公路養護標準,向進一步達到“暢、潔、綠、美”而努力。另外,竹馬鄉還加大宣傳群眾共同參與養護意識、有效地防范農村公路交通事故,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愛路、護路、養路意識,營造良好的養護管理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