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春:莫讓文化遺產失傳
![]() |
每個晴朗的早晨,竹馬鄉金店村附近的北山腳下都會出現這樣一幕:丈夫吹著長蕭,清冽、悠揚;妻子唱著山歌,高亢、透徹。歌聲穿過山坡,穿過林地,飄蕩在鄉野田間,和著青山綠水、清風淡云,美妙而不可言。
這對夫妻就是金店村人金志春、吳梅華,他們對竹馬山歌情有獨鐘,配合傳唱多年,并一起參加了2011年婺城區山歌會和元宵晚會。
我們就是愛唱歌
金志春也是婺城區的農民歌王,在區首屆農民歌王選拔賽上折魁,他是個性情爽朗的大伯。“我就是愛唱歌,打小就愛,還時不時就學幾段婺劇、京劇什么的。像我這樣的文藝愛好者一聽到朗朗上口的山歌,自然一下子就愛上了。”問起怎么唱上山歌的,金志春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
上世紀70年代,金志春當著村里的民兵連長,時常參加公社里的會議。當時的山歌代表人物方耀生每次來參會都會唱上幾段——“貧下中農一條心,天南海北一家人……”“受他影響,我就對山歌感興趣了,有事沒事就唱上了,就把他的調子記下了。”金志春還特地拜方耀生為師,練就了一身扎實的基本功。
喜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金志春認為對于老年人來講,唱山歌也有它的可取之處。因為比起年輕人,老年人更需要有些興趣愛好來消磨時光,而很多活動太累,老年人身體吃不消,但是唱唱歌卻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竹馬山歌就一個調子,記住調子就可以隨心唱來,什么形勢唱什么歌,什么環境唱什么歌,甚至可以現做現唱。比如說,省領導來調研文化建設,就編曲“省委領導下鄉來,竹馬村民喜洋洋……”;過年時就唱“歡慶鑼鼓陣陣響,嘹亮歌聲去去揚;老漢高興誒唱山歌,唱唱農村新氣象……”
找回遺失的曲調
然而如此貼近群眾,方便易學的竹馬山歌也曾經斷代。“上世紀90年代之后就基本上沒人唱了,當我們費盡心思把曲調找回來時已是2005年。”說起這件事情,金志春很是感慨。當時,村民條件好起來了,文化活動也多了起來。提到文化活動,鄉里、村里就都想到了當年方耀生的山歌,找了幾個精通音律的人根據印象把竹馬山歌的曲譜下來傳唱。“為了保證曲調的正宗,我們還到市文化館去核實過,確定和我們所譜的曲調和市文化館的記錄一樣,才大范圍重新傳唱起來。當然,現在是有活動就唱。”金志春說。
金志春第一次正宗唱山歌是在2007年,當時,央視《鄉約》欄目組來到竹馬做節目,主持人肖東坡采訪金志春時讓他唱了一段竹馬山歌。幾千人的場面讓金志春很緊張,但也讓他回味無窮,讓他對山歌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并開始自己填寫歌詞。2010年,肖東坡再次來到竹馬時,金志春和他一道唱起了自己編的曲:“金華婺城竹馬鄉,山清水秀好風光,承辦茶花藝術節,茶花文化遠流長……”
莫讓文化再失傳
曾經遺失的曲調能夠找回來是比較幸運的,金志春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相關部門能辦個竹馬山歌培訓班,找個相對固定的時間、相對固定的地點,招幾個人一起學學、唱唱竹馬山歌,好讓這個調子傳承下去,不要又讓它失傳了。
“我們老了,快唱不動了,需要年輕人接上來了。”金志春說雖然近年來,竹馬鄉非常重視對本地山歌的挖掘,在收集山歌詞曲和發現人才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鄉里做的只能是保護性的工作,竹馬山歌要傳承還得有年輕人唱。目前,金志春和竹馬鄉另外幾位老歌手金志馀、李建強和李東升也計劃收幾個喜歡唱山歌的年輕人做學生,他們免費教,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讓竹馬山歌一代代傳下去。“不管是哪里人,做什么工作,只要想學山歌,都可以到竹馬來找我們。”金志春說不管效果如何,他都會努力去做這件事。
(記者周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