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長湖:污黑發臭,被水葫蘆“侵占”
“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時一家染化廠的入駐,長湖就渾了!痹诜降律挠洃浝,從水質發黃變黑,到魚蝦滅絕,從無法飲用,到一下水就全身發癢,長湖由盛轉衰,由清澈到污濁,只用了幾年時間。不止方德生,所有村民都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把“十里長湖”變成今天的“十里陰溝”的,這么多年,人們都試著改變長湖的命運,但收效頗微。
1998年,借著環城西路改造建設的東風,長湖沿線的污水排放設施有了跟進,多數工廠的污水不再排入長湖,而都通過鋪設的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點。但經過幾十年的污水排放積存,長湖的生態水系早已被嚴重破壞,淤泥厚度達多米,用這里的水灌溉,連生命力頑強的油菜花都無法生長,到被湖水灌溉的農田干上一天活,就會全身發癢,嚴重的還會爛手爛腳。上陳村和湖頭村一直以來都自籌資金來清理長湖,在長湖邊樹立宣傳牌,禁止村民往里倒垃圾,雇用船只打撈水葫蘆,但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日前,記者再一次走近長湖,從乾西鄉政府沿長湖一路向西,還沒走到雅宅村村口小橋,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臭味,往橋下一看,只見污黑發臭的水面上漂浮著不少垃圾,在太陽的照射下,湖面冒著氣泡。
再往西,是長湖上陳村段,這里的湖面基本已被水葫蘆“侵占”,水面已經難得一見。在乾西鄉工貿街,街東的湖面能見到的幾乎都是土堆和雜草,街西的湖面雖然還有水,但這水確實黑乎乎的,水面上還泛著許多泡沫狀漂浮物,散發著一股臭鴨蛋的味道。
長湖的顏色基本是由冷色調的黑、黃、褐三色組成。方德生帶著記者來到了一處湖水發黑處,由于歷史原因,金華大型堆煤場設置在附近,煤場的地下雨水管網均排往長湖,每年雨季,大量的細粉煤隨著雨水通過雨水管道進入長湖,就會形成一股“黑水”。
在長湖的一段,記者看到有潺潺不斷的黃色洗沙水從上游的洗沙場排污口流入長湖,湖已見底,淤泥裸露著。其余長湖的顏色普遍就是褐色的了,在長湖乾西鄉段污染最嚴重的乾西鄉政府至湖頭村衛生院段,企業工業污染,加上長湖上游和金華火車站附近的貨場、煤場相連,常有廢水和煤水流入,以及沿岸村民的生活垃圾以及農村養殖業帶來的污染,使得這一河段變色發臭,“現在每逢下大雨,湖里的湖水就會暴漲,還帶著一股惡臭,晴天反而還好一些!狈降律宦飞隙紟е锵У穆淠袂椋瑫r不時要嘆上一口氣:“以前我們這里可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啊!
明日長湖: “母親河”總會恢復往日清澈的模樣
“我喝著長湖水長大,我的兒子也在長湖里游過泳,現在我有了小孫子,可不想他一輩子經過長湖,都掩著鼻子走!焙^村的一村民說。
早日恢復長湖的清澈舊貌,村民們都有著最深切的愿望。但要治理長湖流域的污染,必須首先找出產生污染的真正原因。長湖的污染到底什么因素在起主導作用,到底是工業點源污染?還是農村面源污染?還是城鎮生活污水污染??
早在2002年婺城環保分局成立之初,就曾對長湖水質進行了調查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長湖水屬劣V類水,水質已嚴重惡化,基本喪失水的使用功能,不僅嚴重影響湖邊兩岸上萬群眾的農業生產、漁業養殖,甚至是日常生活,同時也一定程度影響了金華江的水質。因此搞好長湖的污染治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近日,婺城環保分局進一步對全長3.5公里的環城西路橋至長湖泥塘口橋段長湖流域污染現狀進行了調查和處理技術的研究,經過調查,沿河兩岸生活污水排放總量的不斷增長、工業廢水排放、農村畜禽養殖廢水的排放等都是長湖的重要污染源。
雖然金華市染化廠、金華香料廠、金華印染廠等多家沿岸企業目前因關停、搬遷或通過西區截污工程后污水均已不進入長湖,但多年的廢水排放,已致重金屬含量較高,底泥淤積厚度也較深,淤積量大。據了解,近幾年,為有效改善長湖水質,市、區兩級相關部門投入了一定的物力、人力進行治理,但總體收效甚微,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學的環境污染調查和統一的污染治理體制。
對于長湖污染治理,沿線各村都紛紛獻言獻策,積極采取治理行動。
前幾年上陳村,每年村集體都拿出2萬元錢,用于長湖雜草、水葫蘆、垃圾的清理。
在下游的竹馬鄉下張家村的治理則卓有成效。該村有著800多年茶花種植歷史,這里流傳著“一棵茶花一擔谷,一畝茶花一幢樓”的說法,是聞名內外的“中國茶花之鄉”。下張家村位于長湖下游,在村書記錢瑞華的陪同下,記者來到了國際山茶花物種園,只見已經清淤疏浚的長湖水穿園而過,為園區平添一絲柔美。“長湖下張家村段有2公里,從2006年開始,我們就下決心要對該河段進行清理,自籌資金,再加上水務局等部門的專項補貼,共計27萬余元用于整治,并每年組織村民清理河道兩旁的雜草,同時每年還從婺江提水,結合上游水庫的水源,使長湖下張家段的水質有了很大的改善。再過兩天,我們還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清理,把湖邊的雜草清除干凈。”錢瑞華邊說邊用手比劃著,眼神充滿堅定,“長湖是我們的‘母親河’,有錢就多清理幾次,沒錢就少清理幾次,積少成多,相信總有一天,美麗的‘母親河’總會恢復往日清澈的模樣!
據了解,同在下游的聯民村也在今年投入6萬元,對沿線河道淤泥進行了清理,使長湖的水質有了改善。
“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治理需要積少成多,一步步來。”乾西鄉黨委書記戴忠余說:“從鄉政府的層面來說,長湖的污染問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所涉資金巨大,僅靠鄉政府的力量肯定是無法實現,另一個方面,如何處理治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也是亟需研究和討論的!贝髦矣嘟o記者算了一下,乾西鄉3公里左右湖段,平均寬15米,湖內淤泥平均3米高,粗略一算就有20多萬立方米淤泥,這些經過多年污染浸淫的淤泥含有毒性,不可能隨便處理,附近有處理能力的熱電廠功能也已飽和,這是長湖治理所面對的最直接困難。在戴忠余的心中還有一個“依湖治湖,分段治理”的想法,無論面臨再多的難題,首先要保證的就是上游水源的流通,維護好長湖的周邊環境。乾西鄉鄉長趙建新認為:“改善長湖水質,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當地居民建立正確的生活、消費習慣,讓老百姓有環保意識。”
也有市民認為,長湖從婺江引水的方案,一時難以實現,那么是不是在切斷污染源的前提下,可以對長湖和西湖進行清淤,再將兩湖打通,形成內循環,投放一些適應性強的水生動植物,逐步恢復生態。
據介紹,這幾年來,基本上每年“兩會”都有代表、委員呼吁治理長湖。長湖治理也列入城市建設規劃,但所涉資金可能要幾億元,難度較大。在2011年市建設局所提出的規劃中,市區園林綠化3年行動計劃將新增綠地面積399.4萬平方米(其中公園綠地120萬平方米);提檔改造各類綠地2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燕尾洲公園、五百灘公園、湖海塘公園、梅園、長湖公園、麗澤公園、義烏江南岸綠地、武義江東岸沿江綠地等8座大型公園。長湖公園就在該規劃當中。
新聞鏈接:
保護長湖七個禁止
一、禁止向長湖隨手亂扔垃圾
二、禁止向長湖傾倒生活垃圾
三、禁止向長湖傾倒建筑垃圾
四、禁止向長湖傾倒工業廢物
五、禁止向長湖排放生活污水
六、禁止向長湖直排工業廢水
七、禁止向長湖丟棄動物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