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廚、名店,有地方元素的產業集群
“受人邀請,抽空到江西修水考察了一趟,計劃想在哪里開辦一家湯溪菜館。”昨天,在北京馬嶺道茶城開湯溪菜館的錢江平對記者說,他這次是專程趕回金華,來報名參加金華首屆金西湯溪菜大賽的。今年剛進入不惑之年的錢江平,在外傳播湯溪菜文化已經24個年頭。他16歲時,就在杭州開起了湯溪菜酒家。2000年時,他與人合資300多萬元,在上海浦東創立了湯溪菜飯店。2009年,他又將湯溪菜館開到了北京,使之成為金華在外老鄉的一個家鄉情結。
據介紹,自從金西首屆湯溪菜大賽公告刊登以來,已有150多位在全國各地開湯溪菜館的金華人報名參賽。5月24日,20個湯溪名菜、20個湯溪名點候選名單經本報推出公開評選后,網絡投票已達10多萬人次,信件投票已有上千人,來電咨詢湯溪菜的電話絡繹不絕,在市內外形成了空前的“湯溪菜熱。”
有著500多年歷史的湯溪菜,有一些“遺世而獨立”的味道,有與眾不同的方言,也有與眾不同的菜肴,較有名的有“聞著臭,吃著香”的爛菘菜滾豆腐、蔥花肉、農家豆腐干、湯圓、拉面等,在金華市區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覓。據悉,在金華就有幾百家湯溪菜館(店),有100萬人經常吃湯溪菜。
雖然湯溪菜擁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味道濃重鮮美,原料充滿鄉土味,是目前老百姓愛不釋口的美食。但由于缺乏系統的整理和推介,使這一優秀的歷史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地發揚光大,還只是以小菜館和大排檔的形式在維持生計。
金西開發區按照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強浙江菜產業的精神,將湯溪菜的挖掘和傳承,作為開發區的一項重要富民工程來抓,按照“名廚、名店,有地方元素的產業集群”的思路,通過這個杠桿,挖掘一批風味獨特的湯溪菜,培育一批湯溪菜原材料種植加工的龍頭企業,推出一批湯溪菜的烹飪大師和名師,在做大湯溪菜產業的同時,為老百姓的共同富裕打開通道。
老百姓的小事,就是黨委、政府的大事。為了辦好這件小事,金西開發區專門撥出幾十萬元資金,計劃在六月中旬前后,在湯溪舉行“金西首屆湯溪菜餐飲名廚、名菜、名點、名故事、名傳承人大賽和評選活動”,通過湯溪菜大賽,評選出十大名廚、十大名菜和十大名點。據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湯溪菜大賽后,還準備在金華舉行一個“湯溪美食節”,讓十大名廚為金華市民獻藝,讓市民也能享受一下由湯溪菜名廚制作的美味佳肴。
評出十大名廚只是辦好這件小事的一個前奏曲,最終形成由名店引領的、有地方元素的產業集群,這才是這次大賽和評選活動的真正目的。金西開發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大賽結束后,開發區將主抓兩方面工作:一是開發區會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在湯溪峙垅湖公園的四周,開設各具特色的十大名廚湯溪土菜館,使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和游客,都能在金西開發區吃到真正的湯溪土菜。二是通過十大名廚湯溪土菜館的引領作用,形成湯溪菜集群發展的產業鏈——農副產品由當地老百姓連片開發生態種植——湯溪菜館的原料形成訂單集中配送——統一湯溪菜館的運作和品牌推廣模式,最終做大湯溪菜產業,富裕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