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山道品清茶龍潭水邊聽傳說
在鄭宅垅的最上游,有個叫山道的古村落,“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便是對這里古樸自然風光最貼切的描繪。走過山坡,踏過石橋,便是粉墻黛瓦的幾戶山里農家,屋舍邊搭起了山石鋪就的臺階,聽說這里的先民是從福建遷來這里,至今,還有部分山民說的是福建話。79歲的老太太廖銀花本是武義嫁來這里的姑娘,在這里養育了四兒一女,丈夫中年早逝,“我丈夫的太太公是從福建逃難到這里的!背醯竭@里時,漫山遍野長的都是毛竹,他們依著在家鄉的種植習俗,開墾了145畝的山地,改種上了“山道野茶”。如今,山道茶園已成為一道新的山野景觀,出產的茶至少賣到100元一斤。
在山道棲溪山莊,還有兩個水潭,被當地人稱作“山潭府”,也叫“山道府”。傳說當年趕赴金華府上任的新府衙老爺在這一片乘船,巧遇天上派下來的龍王爺,結為拜把兄弟,龍王對知府說,“賢弟若遇干旱,來尋我便是!狈謩e后,龍王沿溪而上,定居于這兩口“山道潭”中,而后龍王在上游的龍潭尋到了更潔凈的一片水域,于是得那位知府指點,如今山道村若要求雨,便到龍潭祭拜龍王,據說不出三日,定能天降甘霖。棲溪山莊還就著這山道潭的水,在清涼夏季采來當地山中少有的“綠豆腐葉”,做成了山道村別具特色的綠豆腐。
琴壇古村:滿眼綠色映幕簾涼風習習帶清香
琴壇村有七、八十戶人家,土坯房錯落有致,一直從山腳疊到了半山腰。盛夏的琴壇,漫山遍野的綠極為養眼,淡綠色的竹海連著深綠色的闊葉林,像是一件碩大無比的綠氈披在了起伏的南山上。山里從來不缺清風,習習涼風帶著淡淡清香,從袖口、領口直往身體里透,讓你頓覺渾身舒爽,飄然欲仙。
琴壇村可去的地方很多。有蝙蝠洞,大白天里幾千只蝙蝠倒掛在洞頂睡大覺,或即或離,難得一見;馬坑洞天,外看刀削斧劈,內往曲徑通幽,山體空透,出口處又另有一番景致;過水峽瀑布、大蘇龍瀑布皆高達數十丈,汛期雨量充沛時,氣勢磅礴,蔚為壯觀;還有小蘇龍潭、長臉老人,皆有情趣。單是村腳的一條小溪也能讓你流連忘返。若你還能走,再溯河而上2.5公里左右,就到省級風景區龍潭背了。
值得一提的是琴壇村口的兩個石人。石人高達百米,一個下小中大,頭上盤著發髻,像個老年孕婦;一個挺胸直背,遙看蒼天,不失真人風度,兩人面面相對,長相廝守。關于這兩個石人,琴壇村還有個美麗的傳說:據說,“茶圣”陸羽帶著妻子遍訪天下名茶。一天,途經琴壇村,口干舌燥,向一老婦人討水喝。老婦人用自己剛從山上采來的茶葉泡了一碗新茶給他。陸羽端茶一聞,一品,頓覺眼前一亮,心想:這不就是我要找的好茶嘛!為此,陸羽夫妻就在琴壇村住下了。他們以種茶砍柴為生,再也沒有離開過。而這兩個石人就是陸羽夫妻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