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治水!婺城治水!
——婺城區水環境整治攻堅戰紀實
近年來,我區水環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環境總體質量離生態婺城和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近日,婺城區打響了水環境整治攻堅戰,一場席卷婺城大地的治水大戰正在全區打響。
抓水環境治理是關系婺城長遠發展大局和百姓民生福祉的大事。6月21日,金華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緊急會議召開后,我區立即著手部署水污染整治專項檢查行動,迅速抓好落實。開展了全區性的動員部署,并根據進展情況,多次對區域整治和專項整治進行推進落實,全區上下基本形成了“決不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增長”的共識,明確了“交接斷面水質確保合格”、“水源涵養功能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兩項年度攻堅目標,初步擬定了水環境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四大行業整治提升和水源保護五項重點工作。
婺城區的水環境整治,也見證了婺城區黨委政府鐵腕治污的信心和決心,全區正以以水環境治理為突破口,以治水促轉型,以轉型促趕超,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堅決打贏治水攻堅戰。
明確目標,為水質持續改善奠定堅實基礎
為了認真落實“生態立區”發展戰略,確保在短時間內婺城區水環境質量有較大改善,我區基本編制完成了《婺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目標,細化整治內容,強化保障措施,并分解落實具體工作任務,明確了我區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根據我區水污染分布情況,著重抓好印染、造紙、化工、電鍍等重點行業,婺城新城區、金西開發區兩個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塊的治水工作,為水質持續改善奠定堅實基礎。
全力推進印染、造紙、化工行業整治提升工作。我區下發了《婺城區印染造紙化工行業整治提升實施方案》,對于三大行業的整治提升目標和整治時間進行了進一步明確。對各企業按照“關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園一批、規范提升一批”的要求,提出具體整治措施,并確定了政府聯系領導和部門責任人。召開了印染、造紙、化工等重污染高能耗行業整治提升工作部署會,著力傳達了省、市關于印染、造紙、化工等行業整治提升的政策宣傳,部署、推進整治工作。
目前,我區印染行業13家企業,列入整治計劃9家,已關停到位4家,整合2家;造紙行業5家企業,現已淘汰落后生產線2條,列入整治計劃4家;化工行業13家企業,列入整治計劃11家,已關停到位2家,目前各企業正根據經專家評審通過的“一廠一策”整治提升方案要求全面開展整治提升工作。
全力推進電鍍行業整合技改提升工作。浙江今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金華雙冠定時器廠電鍍生產線根據省廳56條驗收標準開展原地整治提升工作,已完成整治提升工程建設,并通過驗收。積極推進電鍍企業整合技改提升,入園企業保留2家,金華市百事達機械有限公司1家,其它4家企業并為1家金華市華盈表面處理有限公司;華盈公司完成了電鍍生產線搬遷、整治項目可行性報告編制和開展能源評價。現另有2家企業正開展土地規劃前期報批和環評工作。
“八婺問水”,引發重點水污染整治全面推進
針對近期金華電視臺“八婺問水”欄目曝光的有關白沙溪廢塑料加工作坊污水直排和洞溪上游畜禽養殖污染等問題,我區迅速召集相關部門觀看視頻,分解落實責任,限期完成。婺城環保分局、區農林局、區水務局會同工商所,白龍橋鎮、長山鄉政府趕赴現場,多部門聯動,迅速有效地開展了整治行動。
截止目前,已拆除了胡根富塑料粒子加工廠的所有生產加工設備,予以依法取締。金華市綠而康食品廠已全面停產整頓,已經拆除污水直接排入白沙溪的管道,并對白沙溪排放口用泥土將其填平,責令其待環保設施齊全,環保審批合格后才能生產;幽蘭里村朱文榮廢塑料粒子加工廠和張仁信塑料粒子加工廠都已拆除了生產設備,并已清空場地;王江平廢塑料破碎加工廠已被責令立即停產并限8月25日前拆除生產加工設備,否則將被采取強制措施進行拆除。
對水質影響嚴重的洗砂制砂企業,我區也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雅畈鎮10家和新城區范圍內36家制砂企業已全面采取斷電措施實施停產,我區還將出臺制砂企業的整治方案,堵疏結合,現有的全部關停,同時選擇一些適合制砂企業的點招投標,建設部分符合國土、環保等要求的管理規范的制砂企業保障我區建設需要。
徹查整改,切實保障境內水環境
針對清塘水庫至洞溪農業面源污染(養殖場及散戶糞水直排)問題,在8月13日、14日兩天時間內,區畜牧獸醫局、區農林局農能辦工作人員對清塘水庫至洞溪農業面白龍橋段和長山段的大、小養殖戶進行了系統排查,各鄉鎮以及涉及村的防疫員都參加排查活動。
最新排摸情況顯示,沿段距離水源500米范圍內,奶牛5頭以上的養殖戶有19家,共1015頭;豬50頭以上的養殖戶有35家,共6923頭;養鴨戶有15家,共70800余只。在所有奶牛養殖戶中,有13家具備污水處理能力,自建有沼氣池,8月21日起,區農林局將針對這些已建沼氣池的奶牛養殖戶進行一家家地走訪監督,提高利用率。
接下來,將繼續加大日常河道的管理,徹查和整改新城區內雨污管網狀況,切實保障境內水環境。針對清塘水庫至洞溪農業面源污染,養殖場及散戶糞水直排問題,區農林、水務、環保等部門和當地鄉鎮極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工作。
在長山鄉,記者了解到,養殖業是長山鄉的支柱產業。據了解,整個長山鄉有養殖戶300多戶,其中養豬戶達300多戶,生豬存欄數達3 .7萬頭;奶牛養殖戶98戶,奶牛3200頭;雞鴨養殖戶40多戶,共7萬羽。但養殖戶建有沼氣池的并不多,大部分以直排為主。
根據省、市、區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近期金華電視臺“八婺問水”的報道,長山鄉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立即開展污水整治工作。
在桐溪的兩岸,原本有大量養殖戶,產生的大量污水都直接排進桐溪。長山鄉為此開辟限養區,要求桐溪兩側500米不得新、改、擴建畜禽養殖場,并逐步消減限養區內的飼養總量。
另外,為了讓養殖戶不再直排污水,長山鄉政府雙管齊下,動員養殖戶修建沼氣池。由于大多數農戶都不了解修建過程,因此長山鄉政府以兩戶養殖戶為樣本,讓村民知道怎么做。目前,該鄉建有沼氣池的已經有70多戶。但是由于有些散戶一則不具備條件,二則因為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不愿意去建造沼氣池,因此該鄉將在區農林局農能辦支持下,加大建造沼氣池的引導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