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金蘭水資源整治工作是關系到70萬金華人民飲用水安全、高質的大事,是最大的民生問題,瑯琊鎮作為飲用水源金蘭水庫所在地,做好這項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認為這是基層黨委政府講政治的真正體現,因此瑯琊鎮黨委政府始終把這項工作當成重中之重來抓好落實。
近些年,我們非常重視庫區內生態保護,這次整治工作瑯琊鎮畜禽養殖關閉任務不重(只有6家),因為一直以來瑯琊鎮都在控制畜牧養殖,一旦有發現庫區內群眾建好牛欄、豬欄準備養殖,鎮干部就立即上門做思想工作,始終把畜牧養殖維持在低水平狀態。
去年,瑯琊鎮黨委政府自我加壓,花四個月時間攻堅克難拆除庫區內近400戶移民原址。這些移民從沙畈鄉、瑯琊鎮金蘭水庫庫區內移到瑯琊集鎮已經有10年,共有5個行政村7個自然村,但老房子一直沒拆,有許多村民經常回去生產生活,給庫區環境造成破壞和污染,我們下決心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這也體現瑯琊鎮黨委政府保護水資源的決心。
這次沙金蘭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整治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各部門的齊心協力下,瑯琊鎮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27家鋸板廠、6家畜禽養殖場關閉拆除工作,除了認識到位、方案科學、目標明確、辦法得當以外,最關鍵的是我們有一支善于攻堅克難、團結協作的鎮村干部隊伍,和顧全大局的庫區群眾。整治攻堅期間,鎮人大主席華金龍的父親重病在床并不幸于8月30日過世,但他沒請過一天假;鎮紀委書記金秋權擔任鋸板廠整治組組長,每天沖在一線,一個月時間瘦了五六斤;市水利局掛職干部曹勝余與其他鎮干部一樣加班加點做工作;鎮人武部長楊大春白天忙新兵政審,晚上做農戶思想工作,連續工作導致膝傷復發,但仍拄著拐杖奮戰在一線;鎮常務副鎮長廖天桂得知楊大春去江蘇新兵政審以及膝傷后,主動接過他的工作;滕步云9月底就將退休,但他仍然堅持“5+2”,“白+黑”,發揮了老干部積極作用;新蘭村是鋸板廠整治重點村,有24家,村書記丁仕彬、村主任徐建紅帶領村兩委干部從調查摸底開始一直配合鎮干部工作;岳村村主任華建平8月13日帶頭拆除自家廠房;27家鋸板廠經營戶、6家畜禽養殖戶都積極配合整治工作,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保護好這泓碧水。
整治工作完成后,首先我們將及時組織驗收,按期兌現相關政策。其次,要做好這些經營戶安置等后續工作并為他們提供信息、技術、培訓、產業轉移等更多服務。三是通過多種渠道向上級政府、相關部門提出意見建議,在此我建議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生態功能涵養區資金保障力度,適當擴大功能區資金補助范圍,讓庫區群眾得到更多關愛,享受到生態功能區的更多扶持政策,使庫區群眾能盡早脫貧致富共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