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陽:真心換取群眾信任
創業承諾: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
“甘大叔,村上要做路,你家門前的水泥地需要讓出一部分。”“只要是公家需要的,我們都支持。”村民甘大爺一邊曬豆子一邊回答道。11月7日,剛參加完白龍橋管理處召開的各村新上任的村支書、主任會議,下午1點,鄭陽村村支書伍建忠與村兩委成員就走進村里,開始了現場辦公。
大家各自分配起工作任務,有的拿出卷尺測量路面寬度,有的在商討道路硬化的同時如何完善污水管網鋪設……這條路位于鄭陽村的東邊,甘大爺就住這附近。“由于這條道路坎坷,我們這個地方的留守老人和婦女在家種莊稼確實有些吃力。等路修好,搞生產就方便多了。”甘大爺高興地說,再過一段時間,即使下雨天出門,腳上也不會沾泥了。
村級組織換屆結束后,伍建忠成為了白龍橋管理處唯一一個村書記、主任“一肩挑”的人,為了讓鄭陽村的新農村建設更上一層樓,他與村兩委成員共同協商,并在征得村民代表同意后,將道路硬化列為了今年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點項目。說干就干,短短時間內,村干部已經挨家挨戶地走完了所有涉及到的村民家,用他們的真心換得群眾的認可,農戶們對道路建設紛紛表示同意。
在這條路的入口處,伍建忠發現,要想拓寬原先只有3米寬的路面,就需要在路口處的一堵圍墻上打開一個口子,才能做上水泥路。“為了村上的建設,個人犧牲一點不算什么,把路修好受益的是全體村民。”正在現場辦公的村干部鄭小毛坦言道。原來那里就是鄭小毛的家,為了配合施工,他掄起鐵錘敲下了自家圍墻上的門牌,等待著工程隊來拆除圍墻。
近日,該村道路硬化項目正式動工,總長300多米,計劃投資10萬元,力爭在本月底前完工,屆時,一條嶄新的水泥路將呈現在群眾面前,極大方便村民農業生產和出行。談及下一步工作,伍建忠說,明年,村上要動工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也計劃當年完工。
(記者葉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