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婺城區第三屆中小學婺劇演唱大賽側記
11月22日,由區委宣傳部、區婺劇促進會、區教育局、區文體局聯合舉辦,區文化館承辦的婺城區第三屆中、小學婺劇演唱大賽在區政府會議大廳隆重舉行,來自全區16所中小學代表隊,近300名中小學生粉墨登場,獻上了一臺婺劇盛宴。
實現婺劇代代相傳,必須從孩子抓起。婺城區婺劇發展從抓學校、促培育的角度,結合“婺劇進校園”和幼兒園試點活動,進行特色文化教育,逐漸將其發展成為素質教育的品牌活動,目前已實現覆蓋面8000多名學子。各學校都陸續開展了學婺劇、唱婺劇的活動,培養學生和教師的婺劇認同感,重點培養中、小學婺劇音樂愛好者,掀起教、學、唱婺劇的熱潮,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大賽現場,孩子們個個描柳眉著彩衣,用稚氣嘹亮的童聲傳唱著古老的婺劇之音,為婺劇注入全新活力。
創新代表隊
在當天的比賽中,除了傳統劇目外,一些隊伍的創新節目也奪人眼球,仙源湖實驗學校帶來的原創婺歌《醉美仙源》就在內容、形式創新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讓人印象深刻。
據帶隊老師梅映介紹,在仙源湖實驗學校,婺劇已經初步走上規范化道路,并逐漸成為了學校的主要特色之一。2011年底,仙源湖實驗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直接分管的婺劇特色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婺劇社團,開發婺劇文化校本課程,特別聘請浙江婺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吳淑娟老師到校指導,從婺劇的基礎訓練、身段等基本功開始,逐漸增加到孩子們容易學唱的婺劇經典唱段。2012年下半學期開始,學校就結合仙源湖的山水及人文特點,開始了本土原創婺劇的創作,制作原創婺歌《醉美仙源》,以婺劇的形式道出了安地這一古老鄉鎮的名勝、物產、人文特色。
作為當天比賽唯一一個現代樣板戲節目,湯溪鎮中心小學帶來的《紅燈記》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帶隊老師王程告訴記者,這已經是湯溪鎮中心小學第三次參加婺劇演唱大賽了,年年都能獲得佳績!耙恢币詠,我們學校都十分注重婺劇教學,成立婺劇隊已多年!蓖醭陶f。婺劇隊人數維持在20人左右,每年,學校都要根據現場演唱的方式,從9歲到11歲的孩子中篩選出一些嗓音條件比較好的孩子給婺劇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每周都有安排聽、唱、走等基本功的訓練,每學期都能學上個唱段,一有機會就會讓孩子上臺表演。
忙壞“助陣團”
離演出開始還有近半個小時,舞臺上已經陸續擺上了樂器架,只見幾個孩子正穿戴整齊,拿著手中的樂器在緊張地練習演奏《花頭臺》。
節目單上可沒這個節目,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是柳湖小學的婺劇器樂隊來助陣來了。帶隊老師項益蓮告訴記者,作為婺城區唯一一所少兒文化藝術學校,柳湖小學自建校以來,獨辟蹊徑走出了一條少兒藝術教育的好路子,在每天上午第一節課后30分鐘、中午午休時間30分鐘、下午放學后1個小時的時間里,讓孩子在學校學習自選音樂、體育課程,有鋼琴、電子琴、小提琴、口琴、古箏、琵琶、二胡、笛子、葫蘆絲等20多項,還配備有10多間專用音樂教室用于練習。
今天前來助陣的婺劇器樂隊就是從全校有樂器演奏經驗的孩子中擇優挑選出來的孩子所組建的,主胡是今年剛上小學二年級的邵益然,他原先學習的是二胡,加入隊伍后,他跟著老師轉而拉起了京胡,小小年紀已經能夠獨挑大梁。
孩子上臺,同樣也忙壞了另一批人,這些人就是孩子家長,有的當起了免費司機,有的架起了專業攝像機進行全程跟拍,還有的成了臨時“保姆”。在金師附小上小學三年級的趙奕,他的媽媽方女士這天為了看孩子登臺,特地請了假一大早就跟著演出隊來到了比賽現場,化妝、發礦泉水、幫孩子整理衣服,方女士心甘情愿地打起了下手。“這是我第一次看孩子扮相,別說,還真是有模有樣!狈脚刻寡云綍r對婺劇并不了解,但自從兒子迷上婺劇后,自己也開始慢慢喜歡上了這個傳統戲劇,“自從孩子參加了學校婺劇隊,他變得更活潑更愛表現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舞臺讓孩子們發揮展示。”
萌翻觀眾席
一個個小娃娃畫著彩妝,搖頭晃腦地唱著婺劇,可萌翻了全場的觀眾。
身穿紅袍子,頭頂濟公帽,脖上掛著一串大佛珠……湯溪幼兒園帶來的《小和尚》一出場,便引來臺下一片笑聲。只見主演的小和尚眼珠子忽溜忽溜轉,嘴巴左撇右撇,小腦袋一個勁地晃悠,滑稽的模樣讓觀眾直呼:“萌翻啦!”殊不知,這個好看好玩好萌的節目才僅僅只排練了一個星期,“孩子們之所以能這么快就學成,這得益于我們幼兒園長期營造的濃厚婺劇氛圍。”帶隊老師張璐萍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湯溪幼兒園每天午飯之前就會在教室里放一些經典婺劇的視頻,并在校內制作婺劇墻,組建婺劇表演隊,全面營造婺劇氛圍,用耳濡目染的方式進行婺劇教學,“今天有個孩子還是帶病上場,牙疼得連話都說不了,我們和他父母勸他不要參加,但是他執意要堅持,看到孩子這樣,我很感動,也更有動力了!
丹鳳眼,柳葉眉,粉面紅唇……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戲妝的俞樂琪看到鏡子里的自己還是興奮地叫了起來:“好漂亮呀!”待到戲服上身,她更來勁了,亮出架勢,一踢腿走起一圈臺步,虎虎生風,活脫脫就是一名小公主。俞樂琪所在的蒲公英幼兒園這一次帶來了新劇《打金枝》。
節目開始,娃娃們一出場,觀眾席便沸騰了:“怎么這么小?”“身上穿戴的估計都有她們一半重了!痹诳蓯壑,看到娃娃們表演時一板一眼倒有模有樣,簡直“后生可畏”。說起蒲公英的婺劇小娃娃們,大家都不陌生,她們年紀雖小,功力卻不淺,曾以一口稚嫩的婺劇唱腔震撼維也納金色大廳,F在看她們在臺上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倒真能聞出些專業演員的味道來,更添了幾許俏皮可愛!捌綍r孩子們訓練非?炭啵m然沒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那么夸張,但也是同個理兒!眻@長黃如珍介紹,這個新節目從開始排練到成型,只用了4天時間,這完全得益于平時基礎打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收獲快樂的同時,幼兒園的婺劇娃娃們憑著精彩的演出不斷地走出浙江走向世界,一批批“婺劇娃娃”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成長了起來。
“驚”了評委席
本次比賽的評委團隊可謂十分強大,由國家一級演員劉志宏、苗嫩、范紅霞、郎艷霞,以及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藝校教導主任周躍英組成,“這是我第一次擔任婺城區婺劇演唱大賽的評委,對于如何評分,我心里沒有一個具體的框架,主要是看節目的整體表現力,整場節目看下來,真的讓我很驚喜,水平都相當不錯,特別是有些學校還用心進行了創新,把家鄉的風俗文化通過婺劇展現出來,這點特別好,可以看出,整個婺城區的婺劇氛圍很濃厚,政府以及地方都對婺劇的支持力度很大,相信在未來,婺城區的婺劇發展一定一年更比一年好!眲⒅竞暾f。
青春中學選送的表演唱《一對紫燕雙雙飛》就給評委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飾演金枝的孩子表演十分純熟,將公主的雍容、嬌嗔、傲氣展現得淋漓盡致,活脫脫一個傲慢小公主,令在座的評委與觀眾不由地點頭稱贊。同樣出色的還有實驗中學教育集團選送的獨唱《見多少王孫公子把駿馬乘》,一上臺,明艷動人的亮相立時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專業架勢十足,苗嫩見了,直說:“真是一個好苗子,真想把她‘收’下了!彼坦言:“節目水平遠遠超出了心里的預期,很多節目的表演很打動人,有很多不錯的苗子,希望老師和孩子們都能再接再厲,繼續為老百姓們奉獻出更出色的節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