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化滋養“溫暖警營”
一片生機盎然的菜地、一間充滿樂趣的活動室、一套舒緩壓力的電腦程序,不時還可以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賽。
這些只不過是白龍橋派出所里溫暖警營風景線上的一組畫面。
近日,筆者相約走進金華市公安局婺城分局白龍橋派出所,親身領略了這個“小派出所”是怎樣通過公安文化促進和諧警營建設。看他們透過一個個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活動,將公安文化融入派出所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給民警創造“第二個家”
在白龍橋派出所里,“家”是每個民警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如今,派出所31名民警,有25名以上民警家住市區,打造拴心留人工程,就是要給民警建起一個“家”,所長方祖建如是說。
為幫助民警緩解疲勞、減輕壓力,建立了圖書閱覽室、休閑娛樂的民警活動室,供民警在繁忙工作之余使用。
“當前公安工作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很大,派出所民警作為與群眾接觸最多的警種,如何保持一種健康良好、積極向上的心態來接待每位群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致力于打造一個‘家庭化’的工作和生活氛圍,讓快樂工作,幸福生活成為我們的主旋律。”方祖建表示,如何讓大家帶著好心情執法、怎樣保持快樂輕裝上陣是我們積極探索的方向,通過創造溫馨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讓民警以更加振奮的精神和良好的狀態投入工作中。
自從“家園式”派出所落成后,現在即便是雙休日,所里的民警也會習慣到所里看看書、喝喝茶,真正把派出所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
“以前,派出所條件確實比較差,大家一到休息天,就趕緊‘逃’回家了。現在,派出所環境美了,條件改善了,大家連休息的時間都‘賴’在所里不走了,我們都把派出所當成了一個溫馨的小家!”白龍橋派出所的小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菜園子里有乾坤
派出所位于市區和農村交界處,為搞好伙食,讓民警吃好,派出所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利用辦公樓一側廢棄的荒地,發動休班民警開荒耕作,每天除了正規的執勤工作之外,還要負責院內菜園子的打理。眼下小菜園里有紅的西紅柿、辣椒,綠的大白菜、花菜,白的蘿卜……在派出所辦公大樓后自成天地,一片生機勃勃。
平時主要職責是抓捕犯人的民警突然搞起了蔬菜種植,這可難倒了一片人。起初只能去村里請一些有經驗的菜農“師傅”入所,手把手地教如何種植蔬菜,如今,民警們對“種菜學問”也已初窺門徑。
“這個小小的菜園極大的豐富了我們8小時外的生活”。民警老張特別懷念年輕時候的菜園生活,無奈家里地方有限,只能種點小花小草,如今有了這塊屬于自己的田地,干起活來格外盡心盡力,“我還經常帶著我的徒弟在田里干活,赤手赤腳地忙活一陣,師徒關系明顯親近了不少。”
80后民警吳曉敏深有感觸地說:“通過在菜園子里勞作,我們不僅學到生活知識,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更使我們看到了全所上下的和諧,對于我們外地來金華工作的民警,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派出所這種濃濃的家的氛圍”。
“文化長廊”濡染警民“心境”
優美的文化環境是民警“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前置條件,是激發民警歸屬感、榮譽感、自豪感的“無聲”渠道。“文化就像空氣一樣,看似無形,卻滋養著精神。”這句話在白龍橋派出所再次得到了印證。
在白龍橋派出所的文化建設中,對于警營文化建設內涵與實質的把握是所里的重點。于是,派出所圍繞“榮譽室、舒緩室、辦公室以及文化走廊”的三室一廊進行了規劃,并以此來從細節上濡染警民“心境”。
走進派出所值班室,“讓群眾稱心、讓群眾滿意”格外醒目。墻上有接處警受理辦理流程,讓群眾對接處警工作一目了然。特別是派出所簡介和榮譽墻,既向群眾展示派出所服務為民、爭先創優的成果,又時刻激勵民警珍惜榮譽、激發工作斗志和爭創激情。
派出所將“警營文化”建設內容張貼、懸掛于櫥窗,走廊和樓梯轉角的醒目位置。開辟學習專欄,張貼學習資料、民警學習心得,為民警學習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導員唐永澤說,文化長廊的建設,不僅讓民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振奮精神,還增強了進取意識,激發了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有力推進了派出所的宣傳工作,使到派出所辦事的群眾通過觀看文化墻來進一步了解公安工作,增進對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進警民和諧關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