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毀一個銷售網絡涉及11省市的假藥生產窩點
2013年9月,金華市公安局婺城分局接到金華市婺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移送案件稱:有售假分子將假冒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鹽酸貝那普利片”等處方藥片劑銷往金華。
該案涉及假冒藥品,對人身健康有較大傷害,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婺城公安分局高度重視這一案件,第一時間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專案組進行專門偵查。局長呂會民多次召集專案組成員聽取專題匯報。經前期偵查,深挖線索,一個生產源頭和銷售網絡基本清晰的制售假藥犯罪體系逐漸浮出水面。為實施全程打擊,徹底摧毀犯罪產業鏈條,婺城公安分局在全國范圍內策動發起了“8.30制售假藥案”集群戰役。
雖然距離集群戰收網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但是回想起案件的偵破過程,參與了案件辦理的婺城公安經偵大隊戴警官還是難掩心中的激動。
10月30日,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婺城公安分局出動20余名警力,在山東德州成功搗毀一生產、銷售假藥窩點。
此次行動,婺城警方共抓獲涉案人員3名,繳獲假藥3000余盒,涉及立普妥、波立維羅氏芬、金水寶、丹參、洛丁新、代文等多個品種,繳獲大量藥品原料和包材,涉案價值900余萬元,打擊戰果斐然。
從今年9月份證實案情以來,婺城公安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指導下,輾轉北京、山東、安徽等地,通過對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涉案信息開展縝密偵查,發現涉及11個省的十余條制售假藥線索。
家族式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經深挖擴線,一個以譚麗峰等人為首的家族式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該團伙組織分工明確,大姐譚麗峰負責在北京、山東等地收購假藥;妹妹譚麗萍在網上尋找賣家,通過加qq群,在群內散布假藥信息為手段兜售假藥,所有的藥品100盒起批發;弟弟和父親負責發貨,物色當地及周邊地區醫院的保潔人員,利用該人群工作之便,收購各種藥品處方藥包裝盒、說明書、瓶子、包裝箱。
市價100多元的波利維,他們賣85元一盒,原材料為淀粉、玉米粉等,成本非常低廉?勺T家姐妹覺得從別人那里進貨賺得太少,就開始自己購買包材,通過改批號、換包裝、灌裝玉米粉、用鹽水勾兌等方法生產假藥,自己完成生產過程,然后通過網上發布售藥信息,將假藥賣給各地一些藥房、診所或通過網絡銷給患者。專案組在深入調查中發現,包裝完成的假藥多流向浙江、湖北、山東、安徽、山西、陜西、河北、河南等地。
因債臺高筑走上售假路
譚家祖籍在黑龍江哈爾濱,家里的經濟狀況并不好,老父親因為賭博欠了60多萬的賭債,村上的親戚朋友都借遍了,走投無路的譚家姐妹只好帶著父親投奔在山東做生意的弟弟。
大姐譚麗峰自己其實患有心臟病,父親也有高血壓,但為了償還高利貸,譚家人昧著良心走上了販賣假藥這條路。頗具反偵察意識的譚家人為了避免引起警方的注意,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更換住處,手機號碼和銀行卡也是頻頻調換。他們甚至對租住地也進行了改造,將一樓樓道上的門堵死,只開一個小洞連接網線,日常進出在陽臺上另外開了一個門,一般人按照門牌號很難找到他們的落腳點。
一家人還約定好,如果誰被警方抓了,就一個人承擔起所有的罪責,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會一起落入法網。
目前,3名涉案人員已被依法逮捕,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及時銷毀藥盒切勿當不法分子幫兇
據戴警官介紹,為逃避打擊,犯罪分子利用QQ等網絡通信工具進行溝通、洽談,將假藥偽裝后通過物流公司等運輸。還有的不法分子長期通過路邊站牌貼廣告、走街串巷等收購過期藥、使用過的真藥包裝盒,自行更換包裝生產假藥或出售給生產假藥的不法分子。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以及一些不法藥店、診所已成為假藥主要流通渠道。其中,網絡兜售假藥情況突出,競價排名、論壇、廣告等往往成為不法分子的幫兇,一些網站、網頁上假藥信息充斥。不法藥店、診所等已成為假藥流入的重點區域和部位。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藥品事關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切莫貪圖便宜盲目購買藥品,請選擇醫院就醫和從正規藥店購買藥品,謹防上當受騙;切莫將過期藥和吃剩的藥、藥盒銷售給他人,謹防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