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收藏著一件從金華出土的國寶。它的名字是五代·銅鎏金觀音菩薩像,這尊53厘米高的觀音像神態(tài)寧靜安詳,造型精美絕倫。
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它從金華出土后,馬上被送到了更有收藏能力的杭州、北京保存,只在2010年10月“回鄉(xiāng)省親”過一回。
現(xiàn)在,金華人可以換種方式見到甚至“收藏”這件國寶。半年前,國家郵政將發(fā)行2013-14《金銅佛造像》郵票一套,其中面值80分的郵票票面上就是《五代·銅鎏金觀音菩薩像》。
“發(fā)行《金銅佛造像》這套郵票,是為了紀念中國佛教協(xié)會成立60周年。”金華市郵政局集郵分局局長張晉這樣告訴記者,“不過金華出土的國寶登上這套郵票,我們之前并不知道。”
這套郵票還有另外6尊佛像造型,分別是宋·銅鎏金地藏菩薩像、明·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明·銅鎏金無量壽佛像、明·銅鎏金文殊菩薩像、明·銅鎏金普賢菩薩像、隋·銅鎏金佛教造像。
它們分別代表著中國歷史上對佛教造型的經(jīng)典刻畫,“選擇它們登上郵票,是國家郵政局的工作人員和專家一起去各地博物館挑選的。”
回顧
半世紀前,萬佛塔遺址地宮被發(fā)現(xiàn),國寶鎏金觀音像驚艷亮相
56年前,萬佛塔遺址地宮忽然被發(fā)現(xiàn),23個小時的緊急挖掘后,上百件珍貴文物出土。
因為當時金華還沒有博物館和保存能力,這些文物做了簡短展出,和金華百姓匆匆打了個照面之后,就被送到杭州。
每個金華人,都知道萬佛塔的故事。
這座塔始建于宋嘉佑七年(即1062年),因每塊磚頭上都雕有佛像,俗稱“萬佛塔”。在清道光年間加蓋到13層,能俯瞰整個金華城,可算是當?shù)貥酥拘越ㄖ?/p>
抗戰(zhàn)時,萬佛塔不幸毀于戰(zhàn)火。
到了1956年底,解放軍駐金華某部要在塔的原址上建醫(yī)院,整修場地時,一名士兵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下有石頭地宮。這一天,是1956年12月31日。
時任金華市人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的嚴瑞生如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況:“部隊馬上停止施工,將這個發(fā)現(xiàn)層層上報給上級政府。”
省文物局的專家王士倫也連夜趕到金華,與此同時,當時是金華市人民委員會建設科(相當于現(xiàn)在的婺城區(qū)建設局)技術(shù)員的何孫耕帶著2名泥工、2名普工來到了現(xiàn)場。
1957年元旦的下午1點,萬佛塔地宮挖掘工作開始。國寶五代·鎏金觀音銅造像以及100多件文物重見天日。
講述
當年的挖掘者揭秘不眠的23小時
鎏金觀音像躺在沒蓋上的鐵箱里
如今,何孫耕已是91歲高齡,但當年的一幕幕,猶在他的眼前。
“從1月1日下午1點,一直到1月2日中午12點,我們都沒睡過覺。”何孫耕說,在用鋤頭挖開了地宮上方1.3米的硬土之后,施工人員看到了有一個小洞的石蓋。
吊走石蓋之后,1.5×1.7米見方的地宮就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石坑分兩個部分,一邊是一只放在石座上的鐵箱,一邊是一尊石經(jīng)幢,鐵箱里面放著最精美的幾件文物,“鎏金觀音像就在鐵箱里。”
鐵箱邊上還放著一個箱蓋、石經(jīng)幢旁也擺放著密密麻麻的文物,“大概有100多件文物,要是一件一件擺開位置不夠,所以宋人就見縫插針地疊放在一起。”
何孫耕回憶說,當時大家還在想怎么這個鐵箱不蓋上呢?后來才發(fā)現(xiàn)整個鐵箱和觀音銅造像一樣高,都在50厘米左右,“大概宋朝人當時疏忽了,忘記把鐵箱的厚度也算進去,如果要硬蓋上箱蓋會破壞觀音像,也就只能打開著了。”
挖掘工程結(jié)束后,嚴瑞生開玩笑地問何孫耕:“老何,里面這么多寶貝,石蓋打開以后有沒有看到紅光?”何孫耕回答:“有啊,就是頭上那個燈泡的光。”
文物出土后由工作人員負責運送,“第一次在后街的工人文化宮展覽,大家不滿足,嫌場地太小,又在環(huán)城小學的小禮堂安排了一次展覽。”
延伸
哪些“金華元素”,也上過郵票?
金華國寶在郵票亮相,第一次是1996年發(fā)行的《黃賓虹作品選》特種郵票,一套6枚,概括了金華籍國畫大師黃賓虹一生的藝術(shù)成就。一套郵票全部在講述一個人的故事,黃賓虹的巨擘地位可見一斑。
還有一次是2006年的國家郵政局發(fā)行的《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四)》紀念郵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就是東陽籍科學家嚴濟慈。科學家上郵票更不容易,歷史上一共只有5次,《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系列郵票的選擇對象是為我國社會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前三套分別于1988年、1990年、1992年和2001年發(fā)行。
曹榮安收藏的郵集
《永恒的雷鋒》
獲得省首屆郵展金牌
去年,5月21日,浙江省首屆現(xiàn)代集郵展覽在寧海閉幕,代表金華送展的5部郵集中,《永恒的雷鋒》獲得開放類展品金獎,拿下了這次展覽的唯一一塊金牌,這是金華市在省級現(xiàn)代郵展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我是老集郵迷了,加上也是雷鋒迷,所有和雷鋒有關(guān)的郵品我都會收藏起來。我覺得這也是對我長期堅持的回報。”
曹榮安說,《永恒的雷鋒》有5框,每框16個貼片,共80個貼片,除了實寄封、明信片、郵票等郵品外,還有雜志、書籍等收藏品。
參展貼片里的書刊雜志都是稀有貨,曹榮安如數(shù)家珍:“包括1961年1月出版的最早關(guān)于雷鋒的雜志,1961年8月出版的最早關(guān)于雷鋒的書,1964年出版的外文版《雷鋒日記》。這些都是給整套郵集加分的,能得金獎,它們的功勞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