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湖流域畜禽養殖場污染整治全面拉開帷幕(上)
1天時間,完成村32家畜禽養殖場(戶)的養殖面積丈量;3天時間,超過80%的養殖業主對養殖面積作了簽字確認,其中一家奶牛養殖場,業主為配合整治,忍痛低價出售了18頭奶牛……
這是昨天上午,記者從婺城區乾西鄉王店村了解到的一組數據。對此,乾西鄉干部施建洪滿懷感動:“作為王店村的聯村干部,我從心底感謝這些養殖戶。他們勤勞為本又質樸善良,為了整個環境衛生、為了‘五水共治’,甘愿忍痛敲碎自己賴以生存或發家致富的‘飯碗’。”自4月18日乾西鄉召開全鄉畜禽養殖場污染整治動員大會后,施建洪放棄了周末休息,天天蹲守王店村,與該村兩委成員合力推動本村的畜禽養殖場污染整治工作。
乾西鄉畜禽養殖場污染整治動員大會后,王店村立即組織召開了村兩委會議,部署此項工作。其后,因第二天(19日)大雨,具體工作推遲一天啟動,但對32家畜禽養殖場逐一通知到人,敲定4月20日到場丈量養殖面積。丈量工作做了一整天,從早上8時開始至傍晚5時30分才結束,得到了所有養殖業主配合。與此同時,聯村干部、村兩委成員一一向各養殖戶傳達了此次整治關停畜禽養殖場的具體補償、獎勵標準,并從保護環境、支持“五水共治”、配合政府決策等方面作了宣傳發動。絕大多數養殖戶對此次整治行動表示理解和支持,積極銷售畜禽,為關停拆除養殖場作準備。
村民王寶順經營著王店村唯一的一家奶牛養殖場,飼養著18頭奶牛。目前,牛奶價高,正是奶牛養殖形勢大好的階段,此時關停養殖場,令王寶順心疼萬分。但是,為了支持農村環境治理、支持“五水共治”,在擔任村支委成員的兒子耐心勸說下,王寶順最終咬牙點下了頭。既然答應關停養殖場,他便立即著手聯系銷售奶牛。他為此四處打聽了一下行情,由此得知,十多天前,有同行曾以2.2萬元/頭的價格出售過奶牛。“一開始,我心里的底價是1.7萬元/頭。我想,別人零售賣2.2萬元/頭,我是18頭一起批發,價格肯定要低一些,但再低應該也低不過每頭5000元吧。”面對記者,王寶順苦笑著搖搖頭說,“沒想到,買家一口還到每頭1.5萬元,表明再往上加價就干脆不買了。沒辦法,遲賣不如早賣,就這個價,成交了。”如今,面對已經騰空的養殖場,王寶順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如果相關補償和獎勵款能早點到位,我們就能安心地拆除牛舍、復墾土地了,還要好好考慮下一步該轉哪一行。”
與王寶順有同樣心思的是養雞大戶鄭國華。鄭國華是乾西鄉壇里鄭村人,在王店村租了7畝土地用于肉雞養殖,其中,雞棚占地1000多平方米。昨天,他主動前往王店村辦公樓,要求簽定養殖場關停協議。他說:“說心里話,我不愿意關停這個養雞場。雖說前兩年因H7N9禽流感的原因,我的養雞場虧損嚴重,但現在雞肉價格一直在漲,今年好好經營的話,應該能挽回不少損失。不過,政府要治水、要改善環境,這樣的決策是好的,應該支持。想通了這一點,我覺得還是乘自己有空,早點過來把協議簽了,也省得村里的干部來來回回跑了。”鄭國華還表示,除了養雞場以外,他還承租了一些土地種植苗木。此次養雞場關停后,他決定將土地盡快復墾用于擴大苗木種植面積。因此,他也希望“相關補償和獎勵可以早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