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需拆除的155家養殖場僅剩最后2家
這幾天,家住新獅街道楊家相村的邵錦杰趁著天晴,在經過復墾的養殖場原址附近種起了火龍果扦插苗,下半年,他將在養殖場原址上種植火龍果。對于火龍果產業的發展,他還有些信心不足,但對于關停、拆除養殖場,支持畜牧業污染整治,他說:“拆了就不后悔!
邵錦杰所在的楊家相村位于通園溪上游。一直以來,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從事養殖業。在此次畜牧業污染整治行動中,全村共需關停、拆除養殖場44家,占總數155家的28%,是新獅街道養殖場占地面積最多、數量第二多的村。近年來,養殖場污水直排問題日益突出,嚴重污染了通園溪。與此同時,新獅街道轄區內的另一條河流———回溪也受到了養殖業污水的污染,整治行動勢在必行。為徹底消除河流的污染源,新獅街道決定以開展畜牧業污染整治行動為契機,將通園溪、回溪流域的養殖場全部關停、拆除。
自今年4月份開展整治行動以來,新獅街道采取了有力措施強力推進整治行動。一方面,街道組織召開了兩次整治工作動員會,并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新獅街道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實施細則》;另一方面,成立了5個工作小組,明確各組成員工作職責。
為推進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5個工作小組深入到各村(居),挨家挨戶宣傳整治補償、獎勵以及“五水共治”相關政策,讓每一位村(居)民了解整治工作,爭取其配合。同時,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行動起來,帶頭拆除自家養殖場,并對通園溪、回溪等河流內的垃圾、淤泥進行清理,以帶動更多的村民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
邵炳良是楊家相村黨支部書記,在此次整治行動中,他積極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率先將自家的480多平方米的養殖場拆除。截至目前,該村已順利拆除43家養殖場,拆除面積達12218平方米,處置生豬4553頭、牛146頭。
據悉,截至昨日,新獅街道共計關停、拆除養殖場153家,拆除養殖場3302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