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白龍橋怡村的養殖戶們完成了復墾驗收工作,不少人已經順利領到了畜牧業綜合整治補償款及獎勵資金。據了解,怡村共有養殖戶19家,每一家養殖戶都相當配合工作,在4月底前就已經全部簽訂了關停、拆遷協議,并于5月底完成了養殖場拆除工作。
怡村的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吹響了“勝利”的號角。自4月開展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白龍橋全鎮干部充分發揚“5+2”、“白加黑”精神,周末不休息,奔赴各自聯系村的養殖戶家中,宣講養殖場關停拆遷補償政策,并動員養殖戶關停拆除養殖欄舍。截至昨日,白龍橋鎮的395家畜禽養殖戶,已有308家簽訂了關停拆除協議,簽訂率達78%,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讓長管理處清塘下村共有54戶養殖戶,以奶牛養殖為主,再加上一些養殖場的規模較大,給當前開展的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雖然工作中存在不少難題,但工作還得繼續,得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聯村干部盛利振說。在白龍橋鎮、讓長管理處、清塘下村的干部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讓奶牛養殖戶吳金桂簽訂了關停、拆遷協議。吳金桂的養殖場占地面積約600多平方米,共有33頭奶牛。在簽訂協議前,已經處置了32頭奶牛,基本騰空了養殖場,預計在6月底前完成拆遷、復墾工作。截至昨日,清塘下村已有41家養殖場簽訂了關停、拆遷協議,工作進度大。
古方管理處的24家養殖場,在管理處工作人員以及村兩委成員的努力下,于5月30日前所有養殖場全部簽訂了關停、拆遷協議。截至目前,已有23家完成了拆遷,只剩古方一村的養殖戶朱小成因為奶牛銷路問題,沒有完全騰空養殖場。朱小成的養殖場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共有78頭豬,91頭奶牛。目前,78頭豬已經全部處置,并拆除了532平方米的豬場,完成了復墾;91頭奶牛也處置了15頭,管理處正積極幫其找銷路,想辦法。
在全鎮干部、各村兩委成員的努力,以及養殖戶們的積極配合下,白龍橋鎮的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攻破了一個個難關,離今年制定的白龍橋鎮畜牧業污染專項整治的任務又邁進了一大步。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