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按照上級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進年”活動,充分調動全區上下抓社會治理、促社會和諧的積極性,繼續將“社會治理創新競賽活動”列入年度10大惠民實事之一,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為“平安婺城”建設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是強宣傳。舉辦“婺城區十年平安建設成果展”,向各鄉鎮街道、平安成員單位共收集圖片500余張,經挑選制作成38塊平安宣傳展板,在各鄉鎮街道進行巡展;繼續在《金華廣播電視周報》上開設“平安婺城”宣傳專欄,今年以來共刊出20期,刊發各類宣傳稿件95篇、圖片42張;制作印發平安宣傳年畫26萬余張,全部發放到轄區家家戶戶;開展“平安微視”作品征集活動,共征集到各類平安微視46件;組織做好“我為平安浙江獻一策”活動,共收到39條好建議。
二是強保障。今年以來,我區全面推開“項目警長制”服務重大項目保障,切實發揮“刀把子”作用,確保“項目推進到哪里,警務就跟進到哪里”。截至目前,已出動警力3000余人次,走訪項目施工單位600家次、群眾17000人次,開展法制教育34場次,排摸不安定因素695起,發布預警信息90余篇,教育訓誡涉工程違法犯罪苗頭性人員185名,打擊違法犯罪嫌疑人82名。4月份,在八一北街拓寬工程施工前,及時掌握“約10余戶20余人準備通過上訪等方式向政府施壓以達到阻工目的”的信息,第一時間組織精干力量逐一開展訓誡談話,成功將群體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狀態。
三是強治理。婺城一向重視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工作,區法院牽頭成立“建軍、王鶯、召杰、良軍”等4家法官個人工作室,區婦聯牽頭成立“和姐”工作室,發揮著良好的作用。新獅街道掛牌成立“章善祥老娘舅工作室”、“陳深杰老娘舅工作室”、吳超律師工作室;蔣堂鎮掛牌成立凱大律師事務所工作室;箬陽鄉開展鄉社會事務督導活動,成立由區鄉兩級人大代表、政協代表、律師等組成的社會事務督導團。區綜治辦全面推行社會治理信息采集上報“以獎代補”工作,真正將社會治理工作延伸到基層網格,配備“平安通”手機終端630個(占網格數的79.95%),綜合運用文字、圖像等信息采集功能,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民生事務辦理等方面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四是強防控。結合轄區實際,以項目化的形式推進視頻監控建設,不斷增強社會治安防控工作的系統性。今年,鐵路沿線社會治安重點村(社區)視頻監控建設也被列入年度10大惠民實事之一。經過走訪排摸,共確定24個重點村(社區)的重要路口、重要橋梁、易損壞高鐵設施等部位需布點監控,切實提高發現鐵路沿線安全隱患的能力。在城北街道五星社區試點“天網防控”工作,為每戶出租戶安裝視頻監控和防攀爬倒刺;并組建一支以村干部和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的義務聯防隊,提升區域范圍內的防范能力,做到技防、物防和人防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