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石鄉黨委書記袁俊平談解放思想做強山區經濟
![]() |
數字提示
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3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638萬元,農業產值5718萬元,實現來料加工費486萬元,新增工業投入180萬元,新辦企業2家,引進區外資金200萬,完成稅收161萬元,年初制定的10大惠民工程及73項創業承諾項目得到全面落實。
2008,搶抓機遇做強山區經濟
2008年,塔石鄉搶抓機遇,進一步做大做強山區經濟,各項事業實現新的跨越。聯系塔石鄉黨委書記袁俊平時,他正在組織鄉領導班子成員學習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
“塔石鄉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鄉,近幾來的發展,就是積極解放思想的結果。”袁俊平說。2008年,全鄉招商引資、效益農業、村莊整治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特別是資源引資、農業招商,可以說是將塔石的茶葉、毛竹、油茶等三大特色產業都找到了一個好“婆家”。
積極開展資源引資。利用山區高山茶葉發展優勢,加快推進金華天宇茶葉有限公司發展建設,今年新增投入200萬,實施二期擴建,成為了省茶葉集團生產基地;利用豐富的毛竹資源,引進了婺城區南峰竹制品加工廠,年加工毛竹達5000噸;利用豐富的油茶資源,引進成立了我區首家山茶油深加工企業——金華市祝裕隆食品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2390萬元,開發“塔石”牌山茶油。
狠抓效益農業發展。繼續加強反季節高山蔬菜、筍竹兩用林、菜黃牛養殖等農業示范基地建設,共發展高山蔬菜、西瓜等2100畝,建成規模菜黃牛養殖場3個,存欄菜黃牛達1300多頭;完成毛竹低改2056畝,油茶低改1000畝;引進了“浙江金南山香榧種植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00萬元, 發展香榧基地300多畝,新組建了余倉水果、吳莊毛竹、獅峰茶業、岱上蔬菜等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推進村鎮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集鎮改造,投入30余萬元,完成了菜市場綜合樓建設,加強村莊環境整治,完成了桃連等6個村的村莊環境整治工程和東嶺、岱后等2個村的污水處理工程,加強農村飲用水建設,全面完成全鄉30個村自來水改造;加強鄉道聯網建設,投入40萬元,完成了巖下自然村公路建設和西塢自然村公路的路面拓寬。
加強低收入農戶的幫扶。全鄉共確定1772戶、4094人的低收入群體,開展鄉機關干部"聯戶幫扶"活動,在技術、資金等方面進行幫扶,共為低收入戶貸款10戶、7.5萬元,開展指導服務1300余人次。同時,通過扶貧聯系、新農村聯系、經濟顧問等幫扶形式,落實了36個扶貧建設項目,爭取幫扶建設資金達256萬元。
2009,解放思想發展新事業
2009年,我鄉將以開展“解放思想、崛起爭先、繁榮發展”大討論活動為機遇,突出山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兩個重點,按照提升農業增效益,發揮優勢育產業;推進流轉促發展,改善民生構和諧的思路,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堅持一個目標,即堅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突出二項重點,即加快山區經濟建設和改善民生兩個重點;培育三大產業,即著力培育以開發提升山區效益農業為主的高山蔬果產業、以加強壯大省茶葉進出口基地規模及品牌建設為主的有機茶產業和以“祝裕隆”食品公司山茶油開發和山茶油植物院建設為主的山茶油開發加工產業;推進四項工作,即繼續扎實推進山區生態休閑旅游開發、小集鎮開發建設、下山脫貧工作和穩妥推進山林合理流轉等四項工作;
抓好五大工程,即村莊整治和污水處理工程,2009力爭開展全鄉整治,安排8個村的村莊整治、3個村的污水處理;
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加大低收入農戶的幫扶力度,全面建立一戶一策一干部制度,確保有發展能力和意愿的農戶發展一至二個經濟項目,收入有明顯增加;
強農富民工程,開展農民職業技能、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引導農民轉移就業,并加強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效益農業,進一步實施毛竹、油茶低產林改造,同時,對荒山、荒田實施農業開發,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
文化建設工程,圍繞鞏固農村輿論陣地,提升農村文明水平為要求,在村村通廣播,有線電視全覆蓋的基礎上,積極實施農村文化建設,力求村村有文化活動室、有一個文化宣傳欄、有一支文體隊伍,并積極組織開展農村文化活動,豐富群眾娛樂生活,提高農村精神文明水平;
民生保障工程,切實加強平安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完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加強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等制度,提高群眾醫療健康保障,進一步加強完善困難群眾、弱勢群體的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同時,不斷夯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強化黨組織的作用,為農村的穩定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