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鄉邵家源村的地理位置比較特別,位于九峰水庫庫尾,與蘇村一樣處于水庫淹沒線之上,部分村民便以此為借口要求保留他們的房子,再加上合房戶多、村民對移民政策不了解等情況,邵家源村的拆遷工作也舉步維艱。但是自從工作組進入邵家源村后,該村的拆遷進度一直比較快,從2月16日到3月15日,該村已拆遷43戶。目前,全村只剩58戶未完成拆遷。“得當的工作方法、嚴明的紀律和村干部的配合是近期拆遷工作取得較快進展的主要原因。”區農林局局長、邵家源村工作組總指揮鄭以聲說。
2月14日,區委區政府召開移民工作動員大會,決定成立工作組進駐移民村,區農林局是邵家源村移民拆遷工作的牽頭部門,該局就立刻召集教育局、嶺上鄉、移民辦、邵家源村兩委等單位工作人員商討工作方法,決定采用“分組包戶,先易后難”的方式,將工作組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承包1/4的拆遷戶,從開明的、積極擁護政府政策的農戶入手,先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再以這批農戶的群體效應助推完成所有拆遷任務。“嚴明的紀律是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鄭以聲說,“工作組人員每天早上8點半都要到位于湯溪移民新村的臨時指揮部簽到,簽到后立刻深入邵家源村著手工作,即使下雨也要把能拆的房子拆掉,決不松懈。”
“順利的工作離不開村干部的支持。”據了解,該村村支書是養豬大戶,豬場設在龍游,他平時都在龍游經營養豬場;該村主任是出租車司機,在金華市區開車,也很少回邵家源。但是,一聽說要全面執行九峰水庫移民村拆遷工作,他們都立刻放開手頭工作,潛心“沉”在指揮部參與拆遷。
除了村干部,還有部分村民也很支持拆遷工作。邵家源村有一戶人家,全家已在市區安居,但是一接到工作組的拆遷通知,該農戶二話不說便放下所有事務趕回邵家源進行拆遷;有一戶人家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家,當他了解了區里的拆遷政策之后,立即表示支持說:“既然遲早要拆的,我也沒必要拖了。”于是,他在今年年后外出打工前,便辦好了相關移民拆遷手續。
“移民移了這么多年還沒結束,可見工作難度肯定是大的,但是,只要政策一致、口徑一致,工作人員有韌性、有決心、有毅力,我相信任何難題都能解決。”鄭以聲說,“我們工作組將發揚‘盯牢不放’的精神,一鼓作氣,將工作進行到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