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婺城崛起爭先,推進婺城繁榮發展,必須切實解決干部工作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近年來,我鎮認真開展了以“三學三抓三結合”活動為載體的作風建設。
三學即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報告、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等黨的重要理論成果;學習基層群眾,強化民本意識,提高農村工作水平;學習先進典型,使黨員干部增強轉變工作作風的自覺性。
三抓即抓優質便民服務。2006年我鎮率先建立起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365辦事大廳”,并不斷進行完善。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建立了婺城區首個鄉鎮招投標中心,目前已完成交易項目24項,總交易金額600多萬元。二抓走進矛盾、破解難題。為了妥善解決多起突出矛盾和歷史遺留問題,鎮里專門抽調人員,成立突擊小組,分工包干、連續奮戰,使半數以上的矛盾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和化解。三抓一線工作法。即“作風轉變在農村一線、服務深入在農村一線、情感結對在農村一線、難題破解在農村一線、創業激發在農村一線、創新體現在農村一線、干部培養在農村一線”。
三結合:一是轉變作風與推進村莊整治相結合。去年我鎮全面完成村莊整治村7個,共1106戶、3017人;完成污水整治改造村6個;有17個村通上了沙畈水,直接受益人口一萬余人;完成14公里道路建設;組建文體隊伍6支,新增活動場所2800多平方米。二是轉變作風與興起特色產業相結合。擴建后溪河花卉市場。強化水產養殖技術,引進黃河鱉新品種,去年全鎮甲魚養殖規模達800多萬只,產值超億元。結合退耕還林,引進高山大棚種植技術,種植高山蔬菜2000多畝,年產值1000多萬元。同時推行休閑農家樂,重視來料加工,這些做法,推進了特色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羅店農民的增收。三是轉變作風與興辦鎮村實事相結合。以市、區、鎮重點工程為突破口,推動鎮八大實事及村級創業承諾的實施。
我們將以“三學三抓三結合”活動載體為基礎,以“一樹二創三提高”為新載體,解放思想,創新觀念,進一步扎實抓好基層干部的作風建設。
一樹:即樹立正確的基層干部政績觀。牢固樹立“發展是政績,穩定是政績,緊密的黨群干群關系更是政績”理念。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來衡量干部政績;用農村穩定來衡量干部政績;用人民群眾的口碑來衡量干部政績。摒棄個人主義、形式主義和急功近利、消極無為的做法。要求干部直面群眾、善于溝通,化行政命令為教育引導,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群眾滿意度,改善黨群關系。
二創:即創新載體、創業富民。創新載體,即推行“鎮村聯合辦公夜”。每周三晚上由農村工作指導師牽頭,集網格中片區民警、聯村干部、鎮屬部門工作人員及村兩委成員到村聯合辦公,整合各方力量,解決問題,形成長效機制;建立三級聯動便民服務體系。充分運用大學生村官的鎮村聯絡、信息傳遞等橋梁作用,深入開展便民服務室試點建設,將“365便民服務”平臺拓展至各村各戶;推行“五包五先”,維護社會穩定。即建立書記、鎮長包鎮,鎮班子成員包片,聯村指導員和村書記、主任包村,村兩委干部包隊,黨員包戶的責任分工包干工作機制。包干人員要做到信息先上報,情況先了解,思想先溝通,困難先幫助,法規先宣講。創業富民,即緊緊抓住經濟發展這一要務,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創建“花卉一條街”,形成花卉集散中心,形成浙中花卉大賣場;創建中華鱉展銷中心,增強合作社的輻射力,以股份制的形式帶動扶持周邊農戶加入。形成浙中交易市場,推動水產業的發展;建立農家樂發展機制;建立企業幫扶機制、干部聯企制度,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三提高:一是提高工作水平。要求鎮干部結對“五戶”、村干部結對“二戶”、黨員結對“一戶”,主動服務農村、服務企業、服務農民。二是提高工作效能。因才施用促效能,充分發揮干部的最大效能。落實責任促效能。對重點工程、重點工作、重大矛盾問題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強化機制。要政務公開促效能。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平臺,讓人民群眾更廣泛地參與公共事務管理。三是提高考量水平。完善村級管理機制,加強對村級班子的管理,廣泛開展村級創業承諾、年度工作雙述雙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確立以能力論輸贏、以績效評優劣,以能上能下的干部體制,充分激發干部工作熱情,確保工作作風轉變落到實處,全面推進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的落實。(作者系雙龍風景區管委會副主任、羅店鎮黨委書記)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