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服務移民 用真心攻堅破難
“感謝政府搭平臺、為民培訓就業來。”日前,記者在湯溪移民新村一移民來料加工點看到了這樣一副對聯。今年以來,婺城區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移民工作全局,截至昨日,九峰水庫移民工作已全面完成,實現了“遷得出、安得下、富得起”的工作目標。
確保全面完成九峰移民工作是今年全區的重點工程。面對任務重、時間緊、人員涉及面廣三道難關,今年2月,婺城區召開移民工作動員會,決定抽調全區26個部門“一把手”組成9支移民工作組,同時,凡涉及移民工作的有關鄉鎮,由黨委書記直接參與,相關責任人具體負責,各移民村全力以赴的運作模式,將機關、鄉鎮和村干部及拆遷辦工作人員整合起來,兵分九路進駐各村開展移民拆遷,徹底改變了以往拆遷過程中移民辦和移民村單兵作戰的方式,傾全區之力共破移民拆遷難題。
進駐各移民村的九個工作組成員積極發揚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的拼搏精神,胸懷全局、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傾心竭力、真抓實干的敬業精神,萬眾一心、群策群力的團隊精神,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全體干部積極發揚敢擔當、肯吃苦、打硬仗的優良工作作風,上下齊心,積極倡導“5+2”、“白+黑”等工作方法,以“手勤、腿勤、嘴勤”和“誠心、細心、婆心、暖心”為工作法寶,以“千軍萬馬、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千言萬語”的工作精神合力推進,使移民拆遷工作全線突破。經過四個多月艱苦而細致的工作,九峰移民工作全面完成,達到了區委、區政府的要求。
擔當“移民服務員”,積極開展真情移民、合力攻堅,是九峰移民各個重點問題矛盾相繼取得突破的重要舉措。區經貿局負責蘇村的移民搬遷工作,任務艱巨復雜,移民戶居住分散。但工作組成員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移民蘇正清在搬遷中總是瞻前顧后,區經貿局有關領導通過做細致的思想工作,使蘇正清成為率先搬遷的積極分子。嶺上村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雙目失明好幾年,卻一直沒有辦理殘疾證。
區人勞局工作組成員了解情況后馬上與區殘聯聯系,并送她去拍照、做傷殘鑒定,幫她拿到殘疾證。區農林局、區教文體局、團區委、區婦聯等單位為移民出謀劃策解難題;湯溪鎮、蔣堂鎮、羅埠鎮、塔石鄉等鄉鎮創造條件服務移民大搬遷。如今,回過頭看看,多少拆遷難事,盡在“笑談”中。在工作組和村干部們的腦海中,頂烈日、冒風雨,吃閉門羹、坐冷板凳,遭白眼、挨謾罵、聽牢騷早已是家常便飯。正是憑著攻堅克難、負重拼搏的精神,才使移民工作全線突破,打一個漂亮的勝利戰役。
卓有成效的效能督查是九峰移民拆遷取得的突破的重要法寶。為有效推進移民工作順利開展,婺城區嚴格推行拆遷工作一日一匯總、一周一分析、半月一匯報和一月一通報、一月一評議的監督機制,對全區各移民村的拆遷工作進行督查通報,各工作組也排出時間表,在實現信息互通、任務監督的同時,很好地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在干部隊伍中形成了拆遷工作你追我趕的好風氣,單日拆遷簽約紀錄一再被刷新。邵家源村創下單日簽約13戶的紀錄,并在短短兩個半月時間實現村民整體搬遷,在4月底前就率先完成了移民工作任務。
“可以說,一個個生動的事例,譜寫了一曲曲移民贊歌。九峰移民大搬遷的過程中,像這樣感人的事例太多太多。而正是這些感人事例,使移民們搬得順心、住得放心、富得舒心!辨某菂^九峰移民指揮部負責人這樣總結。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