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縣大興水利建設,有力促進了全縣工農業發展。1949年,全縣境內共有堰1540條,塘32068口,湖58口,全縣有水田71萬畝。1955年以前,全縣以修整堤堰為主,因地制宜興建一批小水庫。1956年后,結合治山、改土、興辦電站,水利建設全面展開。是年7月17日,城湖鄉蘇孟水電站建成,裝機容量12千瓦。此為我國第一座小型木制水輪機發電站。1959年10月1日,全專區第一個引水式高水頭電站雙龍電站建成發電。28日,浙江電影制片廠拍攝《雙龍戲珠樂人間》紀錄片。1960年2月,全國農村水電站、水力站經驗交流會和全國糧食基建會議在金華召開。3月14日,毛澤東主席視察雙龍水電站。是年9月,金蘭水庫建設,蓄水量6800萬立方米,可灌金華、蘭溪兩縣21萬畝農田,發電裝機容量5030千瓦。11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視察雙龍電站。從1965年至1976年,全縣又先后建成安地水庫、莘畈水庫等庫容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5座,10至100萬立方米水庫11座,整修加固水庫堤壩100座,全縣形成以水庫蓄水為主,庫庫相連、庫渠相連、庫塘相連長藤結瓜式自流灌溉網絡,促進了全縣工農業和社會事業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