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幫扶贏得群眾信賴
———九峰水庫移民精神述評之二
九峰水庫工程的成敗關鍵是移民工作。如何說服移民離開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故土?如何讓他們在新的家園里長住久安?這兩個問題是九峰水庫移民工作的難點。九峰水庫移民工作組的干部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這兩個問題寫下了讓群眾滿意的答案。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真情幫扶,做好服務”就是九峰水庫移民工作組做好移民工作的“法寶”。通過移民群眾和嶺上村工作組的共同努力,九峰水庫移民工作順利地開展起來。
移民工作組的每個干部都有一本工作筆記,上面詳細地記載了各移民戶的情況。從家庭人員、分配屋基、進展情況、社會關系,以及移民戶的思想動態、移民訴求和家庭困難等等。在了解移民群眾需求的基礎上,移民工作組真情幫扶移民群眾:移民生病住院,工作組干部上門看望;移民造新房遇到困難,工作組干部四處奔走;移民想做生意,工作組干部牽線搭橋……
九峰水庫移民工作組用實際行動幫助移民群眾,感動移民群眾,解開他們的心鎖,說服他們遷出大山。移民邱小銀妻子今年72歲,已雙目失明,由于種種原因,她沒有辦理殘疾證。工作組干部幫她到區殘聯領取申請表,到嶺上鄉蓋章,還把她接到湯溪照相,接到金華眼科評定等級。兩天后,工作組干部把重度殘疾一級證送到了邱小銀手中。不僅要讓移民群眾遷得出,還要讓他們安得下。移民中有一位剛刑滿釋放的歸正人員,由于對生活沒有信心,他什么都不支持,工作特別難做。工作組干部三天兩頭幫他辦事。他造房子需要磚頭、鋼筋、水泥,移民干部就幫忙聯系廠家以最優惠價格的賣給他。人心都是肉長的,工作組干部們吃住在村里,幫群眾辦了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工作組干部的真情幫扶,使移民群眾盡管對家園懷著眷戀,仍毅然離開故土。
針對移民群眾的訴求,區委、區政府提出了“遷得出、安得下、富得起”的目標。移民工作組通過各種形式,幫助他們創業致富。移民豐雙球遷到移民安置區后,由于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工作組干部盛志林陪她到義烏參加來料加工洽談會,幫她聯系到手鏈加工業務。現在豐雙球的業務越做越大,成了遠近聞名的來料加工經紀人。區勞動力培訓中心配合九峰水庫移民工作,有針對性地對移民進行一些技術和知識培訓,增強他們擇業競爭能力。移民就業技能培訓從4月1日開始,歷時一個月,共有100多名婦女參加培訓并結業。同時,他們還幫助創建了兩家來料加工點,實現就業人數80多人。目前安置區已經有來料加工點20多個,項目有縫紉、鉛筆包裝、購物袋加工、清潔巾包裝。最大的加工點帶動移民40余人就業,發放加工費10萬余元。工作組干部的真情幫扶溫暖著移民群眾,推動移民創業致富的步伐,圓滿完成了庫區移民拆遷工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