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艱難才能取得事業勝利
———九峰水庫移民精神述評之三
經歷了8年艱苦卓絕的努力,經受了一次次曲折往復的考驗,九峰水庫這個婺城歷史上最大的扶貧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涉及面最寬、影響最大、困難最多的重點工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重視下,通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終于在今年6月30日全面完成了移民拆遷工作。移民拆遷工作的勝利完成,不僅極大地推進了水庫建設的進程,而且振奮了全區人民創業創新的熱情,創造了一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
九峰水庫移民歷時八年,工程之艱巨,工作難度之大,都超出廣大黨員干部的想象。有著20多年農村工作經歷的胡金竹說起九峰移民的經歷,她感慨地說,想象過移民工作的難,但沒想到移民工作有這么難。移民群眾不理解、不支持,工作組進村作動員,宣傳標語剛貼出去就被撕毀,有的老百姓還圍上來把茶水倒掉,不讓你喝水;把工作組燒好的飯菜倒掉,把鍋扔掉;甚至有的干部還被威脅、辱罵。但在困難面前,每一個參加九峰移民的工作組成員沒有退縮,他們相互激勵、相互支持,迎難而上,發揚我黨密切聯系群眾、積極倡導“5+2”、“白+黑”等工作方法,把移民當成自己的親人和家人,“手勤、腿勤、嘴勤”溝通移民,“誠心、細心、耐心”感動移民,“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千言萬語”推進移民,攻堅克難,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工作任務。
在完成九峰移民任務的實踐中,涌現了一批敢擔當、肯吃苦、打硬仗、樂奉獻的先進典型。他們當中,有臨終前沒能看上一眼自己九旬老母親的徐樹富,有帶著鐵鍋藥罐堅持在移民村做工作的戴根財,有不能陪伴身患癌癥妻子的李海濱,有三年沒陪妻子回家探望老人的陳余平……,他們當中,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典型。在一般人看來,他們是不孝不義,沒有親情沒有仁愛的人,但是就是他們,表現了人間大愛,在艱難困苦面前,將個人的一切拋在腦后,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移民工作當中,充分展現了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的廣闊胸懷。
隨著婺城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我們還需要建設更多的重大工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移民搬遷和城市拆遷問題,還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我們要進一步弘揚九峰移民精神,使之轉化為全區上下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的堅定意志和強大力量,把弘揚九峰移民精神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與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結合起來,不畏艱難,攻堅克難,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為群眾做出表率,使更多的人為九峰移民精神所感染、所鼓舞。
偉大的工程催生偉大的精神,只要我們不畏艱難,弘揚顧全大局、積極進取、敬業奉獻的精神,就一定能引導群眾依靠自身努力創業就業,開創美好新生活;只要我們不畏艱難,弘揚甘于奉獻、不辭辛苦、發奮圖強的精神,就一定能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更好地幫助移民解決困難和問題,帶領群眾發展生產;只要我們不畏艱難,弘揚團結協作、萬眾一心的精神,深入開展“弘揚九峰移民精神,推進婺城繁榮發展”活動,就一定能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光榮任務,取得婺城繁榮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