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金西經濟開發區強力推進基礎配套,拓展產業平臺,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吸引了眾多客商前來投資考察,其中以永康的門業、工量具、汽摩配、休閑車、不銹鋼、廚具類等五金企業為主,并呈現出集群式產業轉移的趨勢。面對這一波經濟現象,開發區管委會進行了專題調查,并計劃主動承接區域產業轉移,培育、創新開發區新型經濟板塊,打造“金西五金科技產業園”。
據了解,今年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以來,來金西開發區考察洽談的永康企業絡繹不絕,并有100多家已遞交了用地申請報告。可是,為何金西開發區會在短時間內出現這一波由永康門業、五金等產業轉移帶來的招商“井噴”現象?開發區管委會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深入調研,他們發現永康五金、門業產業基礎深厚、產業龐大、企業密集、效益良好,如永康西城工業區,僅大小門業及配套企業就達300余家,但這些企業普遍存在生產環境差、場地擁擠、規模小等問題,且90%以上的企業都是租用非標準廠房進行生產。現這批企業急需購地建廠,但由于受土地資源這一企業發展、擴張第一要素的嚴重制約,永康本地、周邊的武義等縣域已無地可供,目前企業急需異地發展,以擴大生產。而金西具有它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
金西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旭輝介紹,“隨著虹戴公路的通車,永康至金西經高速公路、330國道均可在1小時內快速直達,金西交通更加便捷。再加上金西有著大量可開發的黃土丘陵,土地資源十分豐厚,所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急待擴張創業的永康企業家。”而隨著各地招商熱潮的不斷滲透,來自江西、安徽、江蘇,遠至湖南、廣東等省的招商隊伍以及省內其他地區也在試圖把永康的門業、五金業吸納轉移到他們的區域。例如江西、安徽、江蘇等省,甚至推出每畝一萬元的超低地價來吸引永康投資者。但永康的企業家由于擔心企業遠距離外遷會失去原有的集聚優勢,形不成產業鏈,因此他們大多選擇了投資金西。不少前來考察洽談的企業家表示,金華、永康兩地能在資源配置上得到互補,金西開發區有著三萬畝黃土丘陵資源,這無疑是承接中國“五金之都”永康產業轉移的最大飛地。
2009年10底,金西開發區將《關于承接區域產業轉移、培育新型經濟板塊、打造金西門業基地和金西五金基地的報告》以書面形式上報市政府,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肯定。
11月25日,副市長金中梁帶隊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經委、市科技局等多個部門來金西調研,并指出金西的工業發展日漸成型,要抓住這次機遇,推進金西新一輪的戰略發展,而“金西五金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據悉,“金西五金科技產業園”將下設門類、工量具、汽摩配、休閑車、不銹鋼、廚具類等專業功能區。作為承接區域產業轉移,培育創新開發區新型經濟板塊,是金西開發區貫徹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推進產業升級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另外,由于門業產業的就業容量大,還可以大量解決金西三鎮勞動力就業。
據介紹,首期2000畝將在一年內建成投產,二期3000畝也將在二至三年內建成投產。同時,還將建成五金科技產業園的三大關聯市場:原材料供應市場、五金展銷市場、物流勞務市場,總產值將達70億。建成后預計將有100家規模企業入園,產值將達150億,加上配套產業和銷售產業,總產值將超200億。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