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噸水泥”演繹愛心故事
———市經貿委赴瑯琊移民新村開展扶貧捐贈活動側記
“我們一定把市經貿委與相關企業的愛心捐助用在刀刃上,把實事辦好。”昨日記者采訪時,瑯琊鎮瑯新村村主任林根生如是說。據了解,11月18日,市經貿委與婺城區尖峰水泥南方集團相關領導來到婺城區瑯琊鎮瑯琊移民新村東坑自然村,開展扶貧捐贈活動,一次性捐助水泥50噸,用于修筑該村位于金蘭水庫兩邊的碼頭,為村民的安全出行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瑯琊鎮瑯新村是婺城區2001年實施下山脫貧工程建設的4個移民村之一。其中位于金蘭水庫以西的東坑、西坑兩村,移民前200多戶村民散居在綿延3公里的山坳里,生活環境相當惡劣。2005年,市經貿委與東坑村結為扶貧結對村后,每年都從辦公經費中拿出部分資金幫助東坑村。“2006年我們造辦公樓,市經貿委捐助了6萬元,真是雪中送炭。房子造好后,又幫我們聯系造漆廠,幫助我們解決了油漆、辦公用品等等。在得知我們雖然已移民搬下村,但主要收入還是靠老村的田地,市經貿委領導拍板捐贈6萬元及50噸水泥,我們在老村修了3公里水泥路。2008年黨員先進性教育那會,市經貿委領導在我們這兒蹲點一周,召集黨員村民開座談會,研討如何更好更快發展村集體經濟,而且還到老村走了一圈……”說起市經貿委對于自己村的幫助,林根升如數家珍。
如今,東坑、西坑兩村的村民雖然移民下村,生活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但要回村勞動還是要先乘船穿越金蘭水庫,交通非常不便。
“為了方便村民出行,我們千方百計籌集資金造了兩個候船廳,讓村民在等船時擋風避雨。今年9月7日,我們又花了22萬元買了一只新客船,這樣村民回村勞動就更方便與安全了。明年我們想在金蘭水庫兩辦各造一個碼頭,這不,市經貿委的領導得知消息后,立即到村里實地調查,尖峰水泥南方集團領導當場就捐了50噸水泥,我們真的很感動。”林根生感激地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