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參合”變“我要參合”
“現在不是鄉里強制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而是村民積極主動要求‘參合’了”,竹馬鄉白竹村聯村干部鄒琪壽欣喜地告訴記者,雖然今年“新農合”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保費也有所增加,但由于領導重視,發動到位,竹馬鄉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高漲。據了解,竹馬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高達98.3%,位居全區前列。
白竹村是竹馬鄉最先完成的一個村,全村700多人除了在外已投保的以外,其余均已參保,且從上門收繳至收繳完畢只用了3天時間。更為難得的是,村集體竟然沒給村民貼過一分錢。據了解,白竹村之所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了這項任務,關鍵在于思維方式的轉變,變“要村民參合”為“村民要參合”。白竹村首先召開會議統一村干部的思想。大家討論認為經過多年運作,“新農合”已深入人心,而白竹村集體經濟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決定村里不貼一分錢,60元全部由村民自己承擔。為了讓村民積極參合,村里通過在村公共場所張貼宣傳標語,在村廣播循環播放“新農合”政策,由6個村民小組長組成工作組到農戶家里發放政策宣傳資料并進行口頭宣傳等方式營造濃厚的氛圍,讓村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新農合”就是村民自己的靠山,生病時就有靠頭了。道理很簡單,絕大多數村民都主動將錢上交。
白竹村只是竹馬鄉眾多行政村中的一個典型。竹馬鄉黨委書記李唯說,“新農合”是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我們一定要提高村民參合的主體意識,引導鼓勵村民自己交保費。”竹馬鄉十分重視‘新農合’工作,把這項工作當作階段性的重中之重來抓,區里布置之后,立即組織所有村支書、主任召開動員部署會,并召集所有村會計進行培訓。同時,做了大量的氛圍營造工作,除發資料、拉橫幅、貼標語等常規動作外,還充分發揮了鄉、村兩級廣播站的作用,利用早、午、晚時間,循環播放新農合宣傳資料,使全鄉上下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新農合”工作上來。另外,為確保參合率,竹馬鄉還將“新農合”工作列入各行政村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并制定了相應的考核細則。
同時,竹馬鄉將近年來參保受惠的真實案例講給村民聽,正確引導農戶積極參保。做到不脫保,不漏保,力爭人人都重視,人人都參保。鄉里還專門設立了咨詢點和咨詢電話,負責業務受理、政策解讀、業務操作等方面的咨詢,及時為參保戶答疑解惑。
竹馬鄉“新農合”分管領導楊衛青認為,此次竹馬鄉新農合工作之所以能較好完成,一個重要原因是鄉、村兩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鄉領導多次在不同場合督促檢查此項工作的進展,各村支書、村長也親自督促檢查本村“新農合”工作的進展;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鄉、村兩級干部壓力面前不示弱,困難面前不畏難,挑戰面前不退縮,充分發揚了九峰移民精神。負責核對數據的干部倪集,連續幾天都要核對上百條數據,時間緊,任務重,主動在鄉里加班加點,卻從沒喊苦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