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作載體 真情履職為民
“要加強工業經濟扶持政策宣傳,進一步優化企業辦事環境”、“要加強對農村公交車運行的重視、進一步改善山區出行難”、“應盡快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市保障體系”……今年6月以來,婺城區經貿局、區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區交通局等20多個政府職能部門,收到了一份婺城區政協寄來的信函。信函中所提出的問題,都是婺城區近年來在發展經濟社會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這是婺城區政協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拓展民主渠道,充分發揮政協在關注民生、服務社會、構建和諧、促進發展中的作用,組織政協委員開展“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活動的一個片斷。
今年以來,婺城區政協圍繞全區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遴選了一批群眾關注、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了200多名政協委員分成27個小組,由區政協主席、副主席和專工委主任、聯絡組長帶隊深入有關企業、鄉鎮(街道)、農村(社區),以深入基層、了解民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為主題,通過座談、走訪、視察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為企業、農村、社區的發展提出“金點子”,匯總通報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協商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經過3個多月的走訪調研,共收集221條民情社意,整理成6大類共45條建議和意見,并為婺城發展提出“金點子”210個。這些建議意見引起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婺城區委書記、區長專門作出批示,并分別轉交給了各個職能部門。
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一直是婺城區近年來努力協調解決的重大問題。王會星、陳偉國等6名區政協委員在“三進”活動對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問題進行了詳細調研,并提出詳細對策和建議,得到婺城區有關領導和部門的高度重視。經過充分協調,今年9月,婺城區1.5萬被征地農民被統一納入金華市保障體系,解決了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
受金融危機影響,婺城區工業經濟發展今年以來遇到種種困難。針對此,婺城區政協在開展“進企業”活動中,一方面重點宣傳中央關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大部署和“擴內需、保增長、促就業”的政策措施,一方面聽取企業家對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要求建議,形成了“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功能”、“廣泛開展干部進企業解難題”等建議。針對政協委員提出的中小企業和“三農”發展融資難問題,婺城區萬里揚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浙江東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有較強經營能力和資金實力的企業,組建了金華市婺城區萬通小額貸款公司。自今年9月成立以來,兩個月內累計為97家“三農”、中小企業發放貸款近1.5億元。“有了便捷的貸款渠道,我們發展企業的信心也更足了。”婺城區金西農產品貿易公司的負責人陳志松說。
“通過開展‘三進’活動,拓展了政協委員履職空間,引導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聽民聲、暢通渠道集民意、關注民生解民困,成為政協委員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諫諍言、獻良策,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平臺。”婺城區政協主席施素珍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