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09年
2009年,在區委區政府、金西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羅埠鎮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務實創新,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較好地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羅埠鎮在全鎮62個行政村設立村級便民服務室并正常運行;率先在全區實行干部全員聘任制;重新啟動省級重點工程—金西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省級重點工程虹戴公路建成并開通;省重點工程蓮湖公鐵立交橋正在施工掃尾中;清理北區和啟動區塊土地,年內征遷省黃土丘陵開發項目土地達2300余畝;重啟拖延六年之久的山下周拆遷安置工作并已基本完成;同時完善了村級組織活動中心示范點五個和成功舉辦慶祝祖國六十周年華誕文藝演出,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入開展。
☆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7.14萬畝,總產值1.95萬噸,糧食生產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大力發展畜禽科學養殖和魚珠共育產業;現有菜牛養殖場4處,年飼養量千余頭;規模養豬場10處,年飼養量6萬頭;能繁母豬和后備母豬共計3000余頭,在全區率先使用肉豬耳標識讀器,目前已有5萬余頭肉豬打上耳標;家禽飼養量4.5萬羽;魚珠共育水面達5000畝,并以三龍水產、紅流溪魚等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帶動漁業、垂釣休閑和餐飲農家樂等。
☆優化服務環境,著力營造工業發展新優勢。緊緊圍繞2009年初制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通過鎮政府的優良服務和企業自主創新,克服困難,扎實工作,工業總體形勢穩中求新。全鎮工業企業137家,截至2009年11月實現工業總產值13.529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銷售產值13.2323億元,同比增長4.8%。現有來料加工企業和加工點85個,實現來料加工費2306萬元,同比增長3.6%。
☆不斷完善基層組織建設。鎮黨委組織開展“村級班子創業承諾回頭看”和“雙述雙評”活動,對各行政村三年創業承諾及2009年年度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各村自查,分中心檢查,鎮黨委抽查考評。并組織村干部進行村述民評和村述鎮評。鎮黨委對一些村的主要領導進行調整。2009年共發展黨員57名,轉正51名,收繳黨費31990元,黨員關愛基金22048元。
☆扎實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了保障集鎮安居樂業的環境,我們在集鎮范圍及重要路口安裝治安監控點24處,正在進行改造和新增的監控點23處,建立巡防治安小組,經常性開展重點時段的治安巡邏和防控。全年排查矛盾糾紛32起,調處成功32起,調處成功率100%。順利完成城鄉公交統籌的17輛農村客運班車維穩、簽約工作。
☆注重民生,推進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扎實開展計劃生育工作,六項指標均達標合格;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簽訂責任書71份;實施勞動力培訓,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年初下達的工作任務數;鎮財政專門調撥10萬元作為勞動工資糾紛應急周轉金;認真實施生態鎮建設;樹立安全生產的責任意識;注重民政濟困工作;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程;人武工作走在前列,連年被上級評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
展望2010年
2010年,羅埠鎮將圍繞發展和穩定兩條主線,以金西開發建設為重點,突出工業強鎮戰略,優化發展環境;突出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突出集鎮建設,提升承載周邊的輻射水平;突出班子建設,著力改善干部作風和激發干部創業的氛圍。凝心聚力,帶領全鎮人民群眾創造美好和諧的社會。
☆抓服務、促轉型,努力推動工業經濟科學發展
積極融入金西大開發,樹立與開發區“同呼吸、共命運”的理念。主動優化發展環境和征遷政策處理,努力開拓思路,創新服務,想方設法使企業“引得進、留得住、創得好、富得起”。充分發揮北區塊工業園區的集聚功能,積極培育具有羅埠特色的優勢產業群和知名企業,著力打造羅埠經濟中心。在加大工業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和管理,引導和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不斷推動我鎮工業經濟科學發展。
☆抓效益、調結構,不斷促進現代農業建設
努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思路,不斷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深化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合理推進土地流轉,起步現代農業示范園,加快農業規模化、高效化;繼續發揮我鎮傳統農業,如棉花、甘蔗、水產養殖、大棚蔬菜種植等特色主導產業,形成鎮有重點、村有主業、一村一品的農業產業化新格局;跳出傳統農業運作模式,用先進技術條件裝備和改造農業,發展農村畜產品加工業,拉長拉寬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鏈。發展來料加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切實提高農民的就業率和收入。
☆抓提升、創特色,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
圍繞“民富、村美、風正”的主題,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繼續推進全鎮村莊整治、污水處理。起步湖沿、下鄭、上章、下章、山下陳等村的農房改造,不斷擴大農房改造范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搞好村場建設,做好舊房拆除,美化人居環境。以“尊古愛老”原則,保護好文化遺產。鞏固村莊綠化、美化、潔化、亮化成果,以生態建設為主題特色,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的品位。開展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農村民主和黨建工作。
☆抓環境、顯魅力,不斷提升集鎮建設水平
抓好規劃調整,實施集鎮建設總體規劃。加大集鎮基礎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拓寬羅澤公路,建設一條對外連接的主通道;加強集鎮管理,推進社區建設。用市場化模式管理集鎮,組建集鎮監察隊伍,加大力度整治交通秩序、違章占道經營,菜市場及周邊商販經營,多管齊下做好集鎮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統一集鎮范圍行政村思想,積極配合并參與到集鎮建設中來。在集鎮上以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形式建造商住房,鼓勵村民向集鎮集聚發展;發揮集鎮文化中心的集聚作用,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一個全新的文明、繁榮、魅力的新集鎮。☆抓平安、優環境,努力營造和諧的羅埠氛圍
處理好各個時期、各種矛盾糾紛,為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堅持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群防群治長效機制,堅持排查、調解、防范、綜治相結合,健全信息網絡;繼續加強信訪工作,積極推進依法信訪,處理和終結一批信訪老戶,重視重復訪、無理訪。強化隊伍管理,提高干部素質,加強法制宣傳,提高群眾法制意識。重抓企業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健全應急預案。
☆抓學教、重實踐,確保科學發展觀在基層的實踐
繼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對鎮、村干部的培訓力度,建立配套績效考核機制,加大監管力度,激發干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抓好鎮村干部思想作風整頓,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繼續發揮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的作用,切實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深入開展“送溫暖、解民憂、辦民事”活動,進一步做好結對幫扶工作,努力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積極推行“網絡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建立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長效工作機制。在發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倡樹農村新風,擴大基層民主上下功夫、見實效。(本報記者整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