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用真心換來百姓暖心
“這車坐起來真暖和!”昨天,湯溪鎮的范大爺坐在502路公交車上說,令他更高興的是,他坐車還能享受半價優惠,原先坐車要花5.5元,現在只要2.3元。記者看到,這輛新開通的502路公交車又新又干凈,售票員正熱情地招呼老百姓上車,“我們進城更加方便了,城鄉公交統籌這件事做得好。”
聽到老百姓的贊譽,湯溪鎮的黨員干部們很是欣慰。在市區農村客運班線公司化改造第一階段,全區共有52輛中巴車,其中28輛車涉及湯溪籍股東92名,湯溪鎮成為此次城鄉公交統籌簽約工作任務最重的鎮。由于少數中巴車主對政策不理解,個別車又是剛轉讓過來的,一些車主要求的補償額較大,股東情緒較為激動。因此,工作剛啟動時,舉步維艱。
面對一度難以推進的簽約工作局面,在客觀分析了湯溪鎮的實際狀況后,湯溪鎮黨委、政府制定了“定人、定車、定任務”的工作方式,以鎮班子成員為組長,組成15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負責一輛車。在開展簽約過程中,工作組成員用親情、友情、感情來融化車主和股東,確保每天有人簽約。黨員干部表率作用突出,少數涉及公司化改造的黨員干部,都在三天內完成了簽約,凡與車主和股東有親屬有關系,黨員干部也積極上門做工作,確保按時簽約。
“我們所有工作組成員發揚了‘拼搏、奉獻、敬業、團結、創新’的九峰移民精神,放棄所有休息時間,深入車主、股東家中,苦口婆心地講政策,分析形勢,有的在股東家里一坐就是10多個小時、一等就是一宿。”湯溪鎮黨政辦有關負責人介紹。
去年12月14日,該鎮人大主席戴東華的父親因病情加重,當時正是城鄉公交統籌簽約的關鍵時刻,一邊是病危的老父親,一邊是箭在弦上的工作,戴東華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工作中,順利完成了任務。12月28日,在湯溪鎮全面完成簽約任務后的第三天,戴東華的父親不幸去世。聽聞此事,一些股東紛紛給戴東華打來電話表示安慰和歉意:“你父親病重,你還這么認真來做我們的工作,我們真的過意不去。”
在湯溪鎮,這樣的例子很多。原鎮干部范志忠已經退居二線,但他依舊沖在了第一線,做股東的工作,連著四個晚上沒合過眼。去年12月25日,湯溪鎮順利完成簽約任務,他卻病倒了。正是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撓、拼搏進取工作精神,湯溪鎮推動著城鄉公交統籌工作的進程,保證了車輛簽約、交車工作的完成。去年12月31日,湯溪鎮的15輛客運車順利交車。
記者看到,在502路金華———湯溪公交沿線路段,每個公交站點都有2至3名戴著紅袖套的鎮干部忙著維護交通秩序,對前來坐車的群眾進行解釋、宣傳、引導,維護好集鎮秩序。除此之外,鎮政府還做好宣傳工作,將有關優惠政策、公交站點等信息錄制成廣播,制作成宣傳標語、橫幅,張貼在集鎮及各行政村,使市區大公交的觀念深入人心。“我們要站好每一班崗,讓居民將更加感受到城鄉公交統籌帶來的甜頭,再苦再累,我們都值了!”湯溪鎮的黨員干部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