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動遷贏贊譽
———蔣堂鎮石坑村舊房改造工作側記
昨日,蔣堂鎮石坑村80歲的汪連根大爺又來到村老年公寓建設現場,觀看公寓的裝潢情況,他對自己即將成為村老年公寓的首批住戶而興奮不已。據村主任汪志軍介紹,建設村老年公寓的目的是為了安置原先居住在本次住房改造中老房、危房內的老年人,這也是石坑村實施住房改造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現老年公寓已經結頂,正進行外墻粉刷和室內裝潢,等春節前公寓衛生間、廚房等一切配套工程完成后,該村的6位老人將成為首批住戶入住老年公寓。
石坑村現有85戶251人,耕地面積485畝,是婺城區有名的西瓜種植專業村,由于近年來西瓜產業的發展,石坑村現有的耕地已遠遠不能滿足村民發展生產的需要,許多村民紛紛走出村莊,到外村承包土地發展西瓜產業,耕地不足的矛盾成了制約石坑經濟發展的瓶頸。而該村由于進行了新農村建設,許多村民都在村外建造了新居,村中大量的舊房或成了村老年人居住區,或成了危房和空殼房,既有火燭等安全隱患,又與石坑村耕地面積緊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去年10月,石坑村被列入了“省百萬用地保障工程和婺城區農村住房改造試點村”,這讓原本為村里土地缺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根據鎮、村的規劃安排,本次石坑村涉及到房屋拆遷農戶共40戶,拆除房屋198間,面積達5200平方米,有19戶60人居住在該拆遷地塊。按照“一戶一宅”標準,需安置建房21戶,安置用地9畝。
為了切實抓好這項惠民工程,蔣堂鎮成立了石坑村建設用地復墾工作領導小組,村里也配備了工作班子,派出10名鎮干部蹲點石坑,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工作組成員從宣傳宅基地復墾的意義和農村住房改造的優惠政策入手,深入農戶做好思想發動工作。盡管這項惠民實事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和理解,但也有少部分村民心中有疙瘩,不愿拆除祖上留下的產業。鎮、村干部便分成5個組,一方面深入農戶調查摸底,一方面對要拆遷的房屋進行丈量、登記、造冊、公布。
拆遷工作,農戶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關鍵。為了推進整個拆遷工作順利進行,石坑村實行了先易后難、逐個擊破的方法,村兩委、黨員先帶頭拆除,然后勸導村干部親朋好友拆遷。對于思想有顧慮的農戶,鎮、村干部便發揚“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精神,放棄休息日,白天主動到農戶田頭幫助做農活,晚上再次深入農家與拆遷戶促膝談心,盡可能做到以情動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鎮、村干部為民辦實事的精神,同樣也感動了石坑村的村民。村民汪定富家有兩宗老屋共100平方米需要拆遷,他看到鎮村干部這樣盡心盡職做工作,深為感動,在村民中第一個簽下了拆遷協議。村民汪良富家有98平方老屋在拆遷范圍內,但汪良富對住房改造工作十分支持,也很快與村委會簽定了拆除協議。同時,汪良富還積極動員自己的兄弟、父母拆除空閑老房子。汪良富說,等父母住進老年公寓,他一家兄弟三個便動手拆除600余平方米的老房子。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到目前為止,石坑村已簽訂拆遷協議37戶,拆除老房屋20戶,拆除面積3200平方米。同時,該村首批安置房已有9戶動工興建,第二批符合安置條件的10戶農戶正在審核公示中。由于工作規范,操作到位,該村舊房改造工作未發生一起因拆遷安置而引起的信訪事件,整個拆遷工作預計在春節過后便可全部完工。汪志軍說,石坑村拆除老房子的宅基地復墾后,可新增耕地面積20畝,這批土地將成為這個西瓜專業村新的經濟增長點。